[转载]【端砚鉴别】端砚种类大全和砚石鉴别(附图)

标签:
转载 |
分类: 倚松望月 |
下面附上老坑端砚图片,仅供参考:
老坑石品-----冰纹

老坑石品——鱼脑冻
http://image63.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8/0113/34199830_3.jpg
老坑石品——鸲鹄眼(八哥眼)
http://image63.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8/0113/34199830_4.jpg
老坑石品——玫瑰紫青花
玫瑰紫青花
http://image63.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8/0113/34199830_5.jpg
老坑石品——鹅毛氄青花
鹅毛氄青花必须在阳光下,以水湿石方能辨别,它是一种极细而短小成条纹状,由上而下垂的有如雏鹅脱壳而出时的胎毛,沉水后看上去似一丛茸茸的细毛在水中浮动。有这种鹅毛氄青花的砚石,石质极其细腻和娇嫩。
http://image63.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8/0113/34199830_6.jpg
老坑石品——翡翠
翡翠在端石中呈翠绿色的圆点,椭圆点斑块或条状。翡翠有别于石眼,它既无瞳子,又不像石眼那样圆正,外围没有明显的蓝黑色边缘,但它跟石眼有着密切的关
系,石工有时称翡翠(条状者)为青脉,并说“有青脉者必有眼”,即按青脉的走向追下去采砚石,一般情况下会有石眼出现。故古人说:“腰石,石脚多有青
脉”,也就是说腰石,石脚会有石眼。翡翠在端砚石中亦是名贵的,有诗为证:“羚羊归去无长物,三洞精英俱品题;高卧黄龙翡翠里,胜于午夜趁朝鸡。”翡翠如
要分类,则有翡翠纹,翡翠斑、翡翠点、翡翠条和翡翠带。
http://image63.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8/0113/34199830_7.jpg
老坑石品——五彩斑(有称五彩钉)
五彩斑(有称五彩钉)
唯老坑独有的花纹,白质地色中夹杂绿色,墨绿色、黄色、赭石色、青蓝色、紫色的结晶斑块状,犹如镶嵌在砚石中,十分坚硬,拒刀凿。不过五彩班虽然是石疵,但可作为辨别老坑砚石的特征之一,有时也可以在创作设计中派上用场。
http://image63.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8/0113/34199830_8.jpg
老坑石品——硃砂斑(有称朱砂钉)
硃砂斑(有称朱砂钉)应该称之为朱砂点更为适宜,偶尔在老坑砚石中出现,象黄豆般大小,最大的直径也不超过1厘米,呈朱砂色,质比砚石稍硬,但无碍于研墨,如果位置得当,还会起到点缀作用。
http://image63.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8/0113/34199830_9.jpg
老坑石品—— 虫蛀
虫蛀 在端石的边皮部位,或靠近底板、顶板部位,偶有出现似虫蛀的千疮百孔,或如风化的岩穴。其色近黄褐,有时是黄褐带几点黑色。虫蛀是端石中的瑕疵,但它有一 种出自大自然的朴实美,在雕刻创作中可变为名贵的“花纹”。虫蛀偶尔见于麻子坑,老坑和坑仔岩则少有这种石品。

麻子坑
麻子坑 有水坑和旱坑之分,两洞口相隔不过5米,水坑在下,终年浸水,洞内泉水从岩壁不断渗出;旱坑在上,亦为“泉生石中”,不过积水时间比水坑稍短。麻子坑位于 老坑之南约四公里处,洞口在山岩上,距山脚之端溪水约600米。该处山坡陡峭,怪石嶙峋,山道崎岖险峻,攀登不易,上落困难。
相传麻子坑得名于一位脸上生有麻子的采石砚工,该砚工在清代乾隆年间发现此坑,并冒险开采,为纪念这位开拓者,人们将他发现的砚坑取名麻子坑。
麻
子坑砚石质地高洁,优质的麻子坑石可与老坑石媲美。一般来说它仅次于老坑,而与坑仔岩同级,如遇佳石则又胜于坑仔岩。麻子坑如果不认真细看,容易与老坑混
同,砚石中有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猪肝冻、金钱火捺、天青、天青冻以及石眼等石品花纹,石眼尤佳,多碧绿,有瞳子,间有鸲鹆眼、鹦哥眼等佳石,眼
中有晕,且作数层,可制成高档砚材。
麻子坑石品——翡翠
翡翠在端石中呈翠绿色的圆点,椭圆点斑块或条状。翡翠有别于石眼,它既无瞳
子,又不像石眼那样圆正,外围没有明显的蓝黑色边缘,但它跟石眼有着密切的关系,石工有时称翡翠(条状者)为青脉,并说“有青脉者必有眼”,即按青脉的走
向追下去采砚石,一般情况下会有石眼出现。故古人说:“腰石,石脚多有青脉”,也就是说腰石,石脚会有石眼。翡翠在端砚石中亦是名贵的,有诗为证:“羚羊
归去无长物,三洞精英俱品题;高卧黄龙翡翠里,胜于午夜趁朝鸡。”翡翠如要分类,则有翡翠纹,翡翠斑、翡翠点、翡翠条和翡翠带。
麻子坑石品——天青
麻子坑石品——石眼
坑仔
坑仔岩砚石
质优良,幼嫩、纹理细腻、坚实且滋润。但坑仔岩砚石不像老坑或麻子坑那样层次分明。石色青紫稍带赤,颜色花纹均匀,也不如老坑或麻子坑砚石色彩斑斓。石品
花纹中有蕉叶白、鱼脑冻、青花、火捺以及各种石眼,尤以石眼多著称。其石眼色翠绿(间有黄色),有的作七、八重晕,黑睛活现,形似鸟兽之眼,乃是端溪各坑
中的高级砚材。
端溪坑仔岩、大石眼
坑仔石品——翡翠纹
坑仔石品——翡翠纹
坑仔石品——黄龙纹
坑仔石品——鱼脑冻
澈,有的又如棉絮一样,有松软的感觉,即所谓“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刻砚艺人一般者把有鱼脑冻那部份完整地保留在墨堂之中。
坑仔石品——石眼
色,或黄白色或粉绿色,大小不一,一般直径是3~5毫米,也有个别达到8~15毫米的,而且神态各异。
坑仔石品——鱼脑冻
鱼脑冻是端溪砚石中质地最细腻、最幼嫩、最纯净之处,其色泽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也有白中略带灰黄色。
《端
溪砚史》描述:“一种生气团团栾栾,如澄潭月漾者曰鱼脑冻。”又认为“冻”是“水肪之所凝也”。最佳的鱼脑冻应该是洁白、轻松如高空的晴云,其白中带淡
青,或白中有微黄略带淡紫色,色泽清晰透澈,有的又如棉絮一样,有松软的感觉,即所谓“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刻砚艺人一般者把有鱼
脑冻那部份完整地保留在墨堂之中。
此外还有一种砚工称之为“荡”,它没有冻那样轮廓清晰和完整,也没有“白如晴云”,“松如棉絮”。这
种“荡”好像神话中描写的仙女,披着白色轻纱,若隐若现,也像晨曦中飘浮水边的薄雾。它的色泽是白中带黄,并模糊地透出砚石的地色。可以说是未成熟的鱼脑冻。
鱼脑冻只有在极少数的老坑、麻子坑、坑仔岩等砚石中出现,它之所以名贵,不仅因为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还因它与发墨有直接的关系。鱼脑冻是产在含铁质水云母
页岩中,夹有极细的泥质扁豆体,经过成岩作用过程,发生铁质的迁移和聚集。在这种极细的扁豆体边缘,铁质被质扁豆体的粘土矿物吸附,使之有大量的赤铁矿分
布其间成火捺花纹。泥质扁豆体经变质作用后,泥质重结晶为云母类矿物体合体,不含铁质的以云母类为主的粘土矿物扁豆体,称之为鱼脑冻。
宋坑
宋坑因在
宋代被发现而开坑采石,故取名宋坑,均位于肇庆市北郊七星后面的北岭山一带.。宋坑砚石由于产石区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所以石质石色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
宋坑砚石色泽是紫如猪肝,石色凝重而浑厚,这是宋坑砚石的主要特征之一,古代之宋坑砚大者是这种颜色的,苏轼在《孙莘老寄墨诗》中就有“端石琢马肝”的诗
名,也有人称猪肝色,其表面还有所谓金星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优质宋坑砚石还有火捺,更好的是猪肝冻或金钱火捺。宋坑砚石由于矿区范围宽广,所以石质粗
细不等,上乘的宋坑砚石质致密,润滑细腻,下墨快,发墨好,可作高中档的雕花砚材,其余则可制作墨海、淌池等砚台。
宋坑石品——石眼
宋坑石品——铁捺
宋坑石品——金钱火捺
金钱火捺
梅花坑
梅花坑
的开坑采石始自宋代,原出自岭羊峡以东的高要沙浦典水村附近,故古人称典水梅花坑。目前梅花坑砚石多在肇庆市北郊北岭山的九龙坑开采,据说与宋坑砚石同出
一脉。梅花坑洞较深,洞内石分三格,上下格石粗不能作砚材,只有中间一格如无裂缝则可采用。梅花坑石以多眼为主要特点,呈苍灰白微带青黄色,其中有梅花点
者为佳,石质近似宋,下墨亦快,但石质与老坑、麻子坑、坑仔岩相比略为粗糙。然而,仍不失为端溪砚中有代表性的名坑砚石之一。
梅花石纹
梅花坑——大石眼
斧柯东
斧柯东石品——虫蛀
绿端坑
绿端石
色青绿微带土黄色,石质细腻、幼嫩、润滑,最佳者为翠绿色,纯浑无瑕,晶莹油润,别具一格。清纪晓岚在自己的一块绿端砚上镌铭:“端溪绿石,砚谱不以为上
品,此自宋代之论耳。若此砚者岂新坑紫石所及耶。嘉庆戊午四月晓岚记。”其砚侧镌诗云:“端石之支,同宗异族,命曰绿琼,用媲紫玉。是岁长至前三日又
铭。”纪晓岚对绿端的评价与前辈有所不同,是有一定根据的。目前绿端也是一种较为名贵的端溪砚石之一。史料的记载中很少谈及绿端的下墨与发墨之事,只有提
到绿端水坑润而发墨(绿端坑洞原有水坑和旱坑之分),旱坑则没有谈及。近年沙浦苏一村附近亦发现绿端石砚材。绿端是指端州出产的绿石端砚,但绿色的砚石却
不是只端州才有,广东恩平市有一种可以雕制成砚的绿石(但下墨不快,发墨也不好),吉林的松花石砚,甘肃的洮砚均为绿石,因此必须加以区别。
绿端石茶盘
绿端石品——海藻状花纹
绿端石品——海藻状花纹砚石别具一格,绿端砚石品中罕有天然石品<类似海藻状的花纹>。海藻状花纹如是一泓平静的秋水,明月倒映在湖上,极富诗情画意,展现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氛。
古塔岩
古塔岩位
于坑仔岩之南,屏风背附近。古塔岩石色凝重,紫色稍带赤,有些部位带紫红,或玫瑰红,色彩有变化,不单调,且看上去油润生辉;石质娇嫩、坚实、滋润;间中
会发现石眼,并且有佳眼,但甚少有火捺、蕉叶白等。古塔岩砚石一般可作雕花砚材,我以为它仅次于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完全可与宋坑媲美,有些特别好的甚
至可作高档砚材。
古塔岩石品——翡翠
古塔岩石品——黄龙纹
宣德岩石品——石眼
朝天岩
朝天岩位于宣德岩附近,开始采石于清康熙年间,由端溪水拾步登麻子坑,朝天岩是必经之地,且两边距离相当。朝天岩洞不深,洞内宽敞,因洞口大且朝天而开,故名曰朝天岩。朝天岩砚石质地较细腻,砚石呈紫蓝色,有青苔斑点,这是朝天岩独有的。
朝天岩石茶盘
白线岩
白线岩位于羚羊峡以西、以北的山岭上,岩洞内分三层,第一层石皮青带翠绿色,质优者可作雕花砚材;第二层叫二格青,多作低档的顺水淌池砚;第三层是青石,质优之青石时有火捺,亦可作砚材。质优白线岩砚石多有白筋暗浮石面上,乍看有点象散碎的冰纹。
白线岩石品——蕉叶白
冚罗蕉石品——火捺
沙浦石石品
鼎湖区沙浦镇端砚石材“鸡心应”石品——金钱火捺
沙浦石石品——青花
沙浦坑位于沙浦镇上,宋朝年间就已开采,它的开采洞口分布很广,绵延几十公里,石胍蕴藏量非常丰富,是目前产量最大的。沙浦坑的石矿中,时有泥沙夹杂着,
就开采的安全性来说,相对是比较危险的,在开采的过程中,遇有难度,即弃采另觅新坑,这也是沙浦坑洞口都不深,洞口又多的原因。沙浦坑洞口开采寿命都不
长,不像老坑一个洞口,就让人类奋斗了一千多年。
沙浦坑的石质与石色变化很大,石质一般比较坚燥,没有三大名坑的滋润。好的沙浦坑特徵很像三大名坑,偶而也有鱼脑冻、蕉叶白、石眼、火捺、青花等石品花纹。
沙浦坑
![[转载]【端砚鉴别】端砚种类大全和砚石鉴别(附图) [转载]【端砚鉴别】端砚种类大全和砚石鉴别(附图)](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来源:中国端砚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