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退休十年的杂想 》转载(一)

(2011-11-16 15:39:27)
标签:

退休

感想

杂谈

分类: 健康养生

                 《 退休十年的杂想》转载    

 

   博主从网络上下载此文,仅供退休朋友和即将退休的朋友参考。此篇博主看后,有的观点不敢苟同,有的不无道理。退休是自然规律,我认为关键是要保持一种阳光、豁达、健康的良好心态。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健康快乐地过好退休生活。

 

   “岩石”是我的一位博客老友,是一位在教育战线上耕耘了多年的特级教师。老人家的文章 《退休十年的杂想》写得很有水準,其生活观点樸实、鲜活、自然、深刻、现实,摆事实讲道理,发自内心,又高度总结,充满了理性和思考,对朋友们的生活很有借鉴和指导意义!他告诫了我们该如何树立科学、正确的生活观、生存观、价值观,并用这些观念实践自己的生活和价值,朋友们可以从中体会、品味 ……

 

                        《退休十年的杂想》

                          (一)

 

    十年前,我们老了,退休了。终於卸下了沉重的使命!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生过得很艰难:环境苦、工作累、工资低、负担重。我们这一代人也很豪迈:觉悟高、心胸宽、责任重、贡献大,撑起了共和国最艰难的时期。如今退休了,很多人继续奉献,发挥馀热,服务社会;还有的人二次创业,名利双收;有的倾其所有换大房,为的儿孙大团聚时有足够的空间;有的节俭储蓄,为的大病就医,或是为去个条件好的养老院;有的服务子女,侍侯儿孙,为的动不了的时候能得到儿孙的床前关怀 ...... 。

    我和老伴是同时退休的,“夫妻双双把家还”了。进入了属於我们自己的老年。我们没有再去为社会做奉献,没发挥馀热,不再为儿孙操劳,不去挣钱,不攒遗产。而是试著过起了自由、轻松、自助、自信的老年生活:遊山玩水、逸养天年,充分享受我们自己的夕阳人生了。我们在北方避暑,在海南过冬。春秋好季节就到全国各地食,充分享受了社会回馈给我们的美好生活,弥补了一代的缺失,找回了失去的自我。

    进入老年後,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越来越脆弱,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别幻想长命百岁,时不待人,诸事儘量提前安排,充分利用这段能自己掌握自己的黄金时间,去做那些原来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去圆那些积年的梦,免得躺在床上动不了时再後悔。退休了,对於我们应该担负的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已经完成,该是社会和儿女关照我们的时候了。但是对亲人,对儿女,以至对社会都别抱太多的希望,要有最坏的思想準备,“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我们做贡献是无条件的,而索取就有条件了。别幻想社会如何善待,别幻想儿孙如何尽孝。不能把“幸福晚年”寄托在儿女身上,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现实以自己的能力来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常言“久病床前无孝子”,要有自度难关的準备。别把亲情看得太重,别再製造太多的亲请,要与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别自作多情,从而加重感情的负担。

    我们对子女的抚育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子女对去旅遊,理想的路线、完全的自助。走到那,住到那,玩到那。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看美景、享美老人的赡养也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但两者并不一定是必然的因果关係,而後者是要由道德和法律来约束的。如果太感情化和人性化了,受伤害的只是你自己。当然也不能软弱和放弃,要学会应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我的同事退休後已是存款无数,但仍踌躇满志,拼命挣钱。每週去代 30 多节课,喜欢电脑和旅遊但捨不得花钱,又没时间,总认为来日方长。但只两年後就因癌症而去世了,病床上我去看他时,泪流满面,追悔莫及。我的一位前辈很有名气的老师,退休後又代了十几年的课,直到脑栓发作,挣钱数万,盘点下来,全都给了儿孙了。他们要结婚、要买房、钱不够,而老子的钱又闲在存摺上,那好意思不拿出来呢!到最後身体不行了,挣的钱也没了。正是他一次次的提醒,我们才没有重蹈覆辙。谢谢前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