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尽的思念

(2011-08-01 11:35:10)
标签:

怀念

母亲

修墓

放歌

杂谈

分类: 怀念亲朋

不尽的思念

 

——写在母亲去世五周年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晃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五年来。五年前,2006年8月1日,我们冒着滂沱暴雨为您送行的情景,至今还深深刻在我们脑海里,那阴阳两隔悲痛不已的场面,仿佛就是在昨天……

    7月29日上午,我们姊妹三人相约去高山息园为因病去世的母亲扫墓,我们坐的出租车刚刚驶入高山息园,我们不约而同朝母亲的墓区望去,远远的就望见舅舅已提前到了,他在姥姥的墓前整理着碑头上的花束,舅舅已近耄耋之年,明年就80岁了,他带了顶草席礼帽,背已明显地驼了,看见我们后,他满脸慈祥深情地对我们说:“上周六(农历六月二十三)是我的生日,我来了看你姥来了。”我们得此后,深为愧疚和感动。愧疚的是我们没有去给舅舅祝寿,感动的是他都已经是80岁的老人了,还是孝心不泯,终生行孝,可称得上是一位“老孝星”了。

    这里安葬我们三位亲人:上阶是姥姥;垂直下方为我的母亲,母亲的左边是我们的舅母。供奉的果品是弟弟和妹妹选的,既合时令又按其所好,姥姥爱吃的香瓜,母亲好吃的糕点……三位老人同样供品,同步祭祀,一柱柱香烟缭绕,带去了她们的不尽的思念……舅舅在姥姥和我母亲的墓碑间,又与我们讲起了1937年“七七事变”时,他8岁我母亲11岁在姥姥的带领下,跟着叔叔闯关东的国难家仇和苦难心酸的往事……

    按照今年清明我们晚辈集体来扫墓时舅舅的嘱咐:母亲墓盖一边的水泥已脱落,以防往墓穴渗水,我和弟弟在家事先准备好了水泥、沙子,舅舅还特地从家里带来了炒菜的抢刀作抹子,我立即动手和好水泥,然后弟弟动手将母亲的墓穴的边抹得规规矩矩、干干净净,弟弟一边抹,舅舅还夸他,不愧当年做过钳工。舅舅这回放心了,不再担心往母亲墓穴渗水了。

     弟弟专程从大连赶回,已经买好了明早的返程车票,他伏在母亲的墓碑下哽咽着与母亲诉说着他家中的事情,诉说着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妈啊,我晚上睡觉做梦,老梦见你呀,你只朝我们笑,就是不说话呀......”,“妈啊——,我明天就要会大连了,你不要牵挂我,再为我担忧了……”弟弟爱好唱歌,唱得也算音准调正,母亲在世时,他经常唱给母亲听。他站起身来,清了清嗓,饱含深情地给母亲唱起了刘和刚的《儿行千里母担忧》,“……如今要到了离开家的时候, 才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 千里的路啊,我还一步没走, 就看见泪水在妈妈眼里妈妈眼里流, 妈妈眼里流……” 唱得十分投入,如泣如诉,悲壮苍凉,歌声在静谧的高山息园回响,在夏季幽深的山谷飘荡……

    走出“龙凤园”小区,在高山息园内围墙上,我看到了古代二十四孝彩绘与典故,其中有一幅叫“闻雷泣墓”: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亲特别孝道。他母亲在世的时候,生来就很胆小,惧怕雷声,王裒经常在打雷的时候,到母亲身边给其壮胆。母亲去世后,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静的地方、一到刮风下雨听到震耳的雷声,王裒就奔跑到母亲的坟墓前跪拜,并且低声哭着告诉道:“儿王裒在这里陪着您,母亲不要害怕。”我心里暗自欣慰:古有“闻雷泣墓”,今有“修墓放歌”,尽的不都是孝心,行的不都是孝道吗?!

 

不尽的思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