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掌开悟
读书修心
——读《合掌录》摘录与启示(三)
事理圆融,和谐共事
大师与先生的对话赋予哲理,给人以教诲和启迪:如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而不同的理念、天地人己“四合”的理念、众缘和合等理念对我们都是十分有益的。
星云大师:
就你所讲的,我用佛家的话来做个评鉴,就叫做“事理圆融”。说到理论,你讲的有学术性;说到事情,你讲的有故事性。你把故事、理论融合在一起,当然叫座。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理”和“事”两个层面,有时候“事”讲得太多了,没有“理”作根据,就变得庸俗,没有深度;有时候“理”讲得太多了,太抽象、太玄妙,则又不容易让人懂。所以,要“事理圆融”,才能为人接受。因此,把讲演讲得通俗易懂更难。
佛教是个“以人为本”的宗教,佛教以人为本,以自我为本,虽说无我无物,实是人本的佛教,重视自我解决。有时候讲无我,究竟是有我还是无我?其实两者是相通的,它等于和而不同,有和、有不和,有统一的、有矛盾的,可以从统一里找出平等,从差别里去除矛盾。
崇年先生:
我认为,人的成功或失败有多种因素,但最基本、最共同的因素是“四和”——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人合,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历史经验说明,一个人的人脉关系多大,事业就能做多大。处理人事关系,要会爱、会舍、会忍、会让。一个会慈爱别人、会舍己为人、会忍让屈辱、会礼让三分的人,不会处不好人际关系。
己合,就是要珍视个人生命,要做到三个平衡:生理平衡、心理平衡、伦理平衡。一个人要心宽、要心大,关键是要抓得起,放得下。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妻子、儿子都要能放得下。这“六子”放得下,自然会心宽、心大。己合,还要伦理平衡。心术善,则人尊;行为正,则人敬。
(摘自《合掌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