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之道(四) 想得开

标签:
心理健康常识杂谈 |
分类: 健康养生 |
今年,2009年,俺本命年———共和国同龄人,六十岁,该退休了。
退休后,干什么?想了很多。
生日那天,正逢周日,上网写了篇博客,题目就叫《退休后,干什么》。
我将自己退休后的日子,作了初步安排:退下来,要当个专职的好爷爷,从小孙女小孙子那里体会一把“人间最纯净的丝毫没有受到污染的感情”。退下来,要当个有创意的好厨师,不但要学会几十个精美菜肴,而且要用“最通俗最生动也最明白的语言”,将其记录下来,搞一本非常实用的《散文菜谱》。退下来,还要当个好游客,陪着老伴到她从未去过的一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比如,印尼巴厘岛值得一去,“就在海边找个小旅馆静静地呆着,每天看看清澈的海水蓝蓝的天,再坐在摇椅里摇呵摇呵摇,回忆回忆那些逝去的青春岁月,那些牵手走过一起慢慢变老的日日夜夜,那该多么温馨、多么浪漫、多么美好!”……写着写着,连自己都激动起来,为退休后全新的日子而心驰神往。
怎么才能想得开呢?我的办法很简单,也三个字:要会想。
怎么才会想呢?就说这退休吧,一般想法,退下来了,这辈子再也没工作可干了,“官”也当不成了,完了,没啥意思了。我的想法恰恰是,人这辈子,只有两段时光是只花钱不工作的好时光,一段是小时候和年轻读书时,另一段则是年老退休后。如果说过去是为生存而工作的话,退下来就要为兴趣为而生活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去哪里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就去哪里,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这不是非常珍贵、非常难得的一段美好时光吗?
如此想,不就想得开了吗?
其实,所谓要会想,也就是换个角度想。世界上的事情,都有两面性,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想。一个有趣例子,说的是有位老太太,有俩儿子,老大卖伞,老二卖扇子。天气晴朗时,老太太为老大担心,唉,大儿子的伞卖不出去啰!天下雨了,老太太又为老二担心,唉,小儿子的扇子卖不出去啰!旁人劝老太太,老人家,您可以换个角度想嘛,天晴了,您就想,小儿子的扇子今天好卖啰!下雨了,您就想,大儿子的伞今天好卖啰!这不每天都挺高兴的吗?
类似例子,还有不少。同样一朵玫瑰,悲观的人看到花的下面全是刺,乐观的人看到刺的上面全是花。同样半瓶水,有人说,唉,只有半瓶喽。有人却说,哈,还有半瓶呀。
要做到想得开,既有遗传和性格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方法和人生修养方面的原因。这得慢慢磨,慢慢练,几反几复,跌跌撞撞,挺不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