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2010-03-11 12:28:05)
标签:

武汉

粤汉铁路

徐家棚轮渡

长江二桥

杂谈

分类: 武汉的建筑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在武昌长江二桥北面的江边,有几组这样的建筑一直伸向长江,这就是原来粤汉铁路与芦汉铁路对接的过江轮渡铁路基桩,依水位高低分成几组,这里也是粤汉铁路北面的终点。如今的京广铁路原分为北南两段,以长江为界,分别为京汉铁路(芦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粤汉铁路从广东省广州到湖北省武昌,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张之洞上谕修筑粤汉铁路,主张官督商办,但清廷自行向美国借款,美方更规定中国在50年后还清债款,方可收回铁路管理权。但此举激起粤、湘、鄂三省绅商强烈不满,最后为从美国手中赎回路权,清政府付出了高达675万美元的代价。粤汉铁路于1900年7月动工,但在在修筑长沙至株洲一段后已经资金不足,湖南粤汉铁路公司虽然通过发行股票筹的831万银元,但仍入不敷支,最后只好在1909年与德国、英国、法国的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借款550万英磅,利息五厘,以修筑余下路段。武昌徐家棚至长沙段工程全长480余公里于1918年9月通车。广州至韶关段全长224公里,于1916年修通。但由于韶关至株洲段400多公里因地形复杂、工程艰巨一直受到拖延。至1927年,国民政府铁道部成立,即把修建粤汉铁路株韶段列为首要任务,当时铁道部长孙科更倡议以庚子赔款修建。株韶段在1936年4月28日建成,当时号称是中国铁路工程建筑标准高的铁路。同时粤汉铁路全线宣告接通。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长江二桥武昌桥头向北不远就可以看到铁路路基的痕迹。1914年1月,徐家棚的江边开始修建火车轮渡过轨码头,两个多月后,坡长740米的火车轮渡码头建成。为适应长江水位的涨落,连接渡船的钢架.石礅分几组错落有致,整齐排列。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路基的尽头就是架设钢轨的水泥石礅。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在微风中伴着杂草的石墩显得很落寞。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石墩中有可根据长江水位的涨落调节的滑道。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与树木为伍的石墩,已经在这里“站”了几十年。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水泥石墩前面是钢铁架,是与渡船连接的部分,上面挂满的枯藤。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这是第二组轨道的水泥石墩,比前一组的位置低一些。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水泥石墩与钢架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已废弃的过江铁轨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岁月的久远铁轨已被泥土履盖,在江水的冲刷下显露出来。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这种水泥枕木印象中应该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有的。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铁路从远处而来,到这里终止。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这算是粤汉铁路的尽头。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过江方式的改变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钢架现在成了“栓船”的物件。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老铁轨履盖在泥土和杂草中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还可以看到与渡船铁轨相连接的部分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这是第三组水泥石墩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比起第二组,这里更低一些。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水泥石墩“栓船”到是很结实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渡船靠着钢架,石礅上架设着钢轨,待渡船靠稳,船上的钢轨与石礅上的钢轨对接后,列车由蒸汽机车牵引,缓慢上下渡船。由此,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在武汉实现了水上对接。在正常气候情况下,火车渡口每天只能接转六七对火车过江。一列火车依靠轮渡过江要耗时2-3小时。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以后,这个轮渡就失去了使用价值。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石墩与钢架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钢架虽锈迹斑斑,却还是很坚固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废弃的铁路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伸向长江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第四组石墩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还可以感觉一点当年的情景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远远看去就象当年的奥玛哈滩头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这里的石墩上面已有些损坏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孤立于江中的钢架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这是最后一组石墩,也是在这枯水季节离江水最近的。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已被泥土盖住了一半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这一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京广铁路运输史上的重要历史遗存,如今静静的躺在古老的长江边。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长江大桥通车后,这里一直作为“战备码头”存在,如今还算不算“战备码头”就不得知了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1958年,随着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京广铁路成为一体,天堑变通途,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成为历史名词。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这组历史的遗物目前好象没有要对它保护的任何消息,在武汉市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单中也没有它。
粤汉铁路的尽头--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
但愿这组历史遗物能被很好的保护,不要象汉口的循礼门火车站被从地图上抹掉。

更多图片请看: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272027514/s/2241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