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一般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权威管理,二是制度管理,三是文化管理。
管理三种形式所对应的,是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初创期、发展期、稳定期。
制度管理体现为集权管理,在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的情况下,集权是必要的。没有集权就无法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理念,更谈不上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没有集权也就谈不上分权,企业分权的前提,是员工普遍认同核心价值观,否则,权力分下去就会乱。
二、关于制度建设
企业小不需要制度,企业大了必须建立制度;任何企业都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制度完善伴随着企业发展的每一步。
制度只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修订,但不能在执行过程中随意变通;制度本身不能直接产生效益,必须落实到位才能对企业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加强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者尤其是中高层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的大问题。
每一个职工都应该自觉地遵守制度,对制度怀有敬畏之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的更好,走的更远,员工也才能更多地受益。
三、关于薪酬管理
企业的薪酬水平与企业规模、效益以及当地收入水平等相联系,它不是孤立的。
合理的薪酬水平是留住核心骨干的关键。
固定工资是留人的,浮动奖金是激励的,两者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
内部公平、外部竞争是薪酬管理的指导思想。
坚持按劳分配、按岗取酬才能体现分配的内部公平。
四、关于员工培训
培训是企业给予员工的一项福利,是职工走向职业化的手段。
会干自己岗位的活,能够干好自己岗位的活,是企业聘用一个人的唯一理由。
干什么培训什么,干什么学习什么,应该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五、关于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企业职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看一个企业的工资水平,不仅要看到手的工资,还要看各项保险及福利情况。
加强生产及工作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每个职工都要高度重视的大问题。
六、关于人才引进
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争夺,企业有了人才就有了发展的后劲。
企业聘用专业对口的高学历人员,用的不是他们眼前的贡献,而是他们将来的潜力。
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能力,高学历人员必须靠好的业绩来证明自己,因此,高学历人员必须付出普通职工几倍的努力,才能有良好的职业发展。
七、关于绩效考核
没有考核就谈不上管理,没有刚性考核就谈不上严格的管理。
只有经济技术指标的先进性,才能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绩效考核必须促进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提高,否则考核就没有意义。
绩效考核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促进管理进步的重要手段,需要统一思想认识,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行为考核的内容看似一些小事,但小事所反映的恰恰是企业的整体管理状况和队伍整体素质。
八、关于公务文书
公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文,专指红头文件。广义的公文,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红头文件及各类总结、计划、资料、表单等。
公文是一种工具,职场人应该重视它,并熟练地掌握它。
规范的公文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企业应该重视。
计划能力、总结能力、规划能力等等,都是职场人必须加强修炼的方面。
九、关于企业文化
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倡导、被大多数员工所认同,并能够自觉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企业的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制度是文化的基础。没有制度,就谈不上文化。理念是文化的核心,先进的理念,可培养先进的文化。
企业文化不是几句漂亮的口号,主要体现在它的内涵。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在持续不断的管理优化中方能逐步见效。
(木子斫原创,转载须署名。木子斫,著名实战派管理专家,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会员,山东企业经营管理学会首席专家,淄博市临淄区人力资源协会会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