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华为人》第186期)
一、在未来的人力资源变革中,华为子公司和控股公司人力资源的关系应是如何继承和发扬的关系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业务单元也在丰富化,除电信设备业务外,软件业务、终端、企业网络、芯片等都会以子公司形态运作和发展。子公司的人力资源运作必须继承控股公司的优秀传统和经验,不搞另起炉灶。多年来积累的优秀传统和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子公司首先要认真消化和吸收,保持价值评价导向、政策精神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层层明确传递责任目标的绩效考核体系、基于奋斗和贡献以及绩效责任结果导向的价值评价体系、基于干部九条、干部四象限的干部选拔培养体系等等。发扬,是指在继承的基础上,人力资源政策要贴近不同业务单元的需求,能和不同业务单元有效互动,快速响应。
二、子公司选拔什么样的干部?
子公司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活下去,并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为此,干部的选拔要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奋斗和拼搏,要有顽强的斗志和意志力。子公司运作之初,基础薄弱、业务方向模糊、队形不齐,子公司的干部需以顽强的斗志和拼搏精神克服困难,不靠天,不要等,要敢于突破,以创业和奉献的精神做工作。
干部要勤勉、尽责。子公司的干部要对公司的投资负责,对资源的投入产出负责。不关注单位产出,只会粗放运作,资源产出无成本意识的干部不能选拔。子公司更需要对照各类标竿,精耕细作,平衡好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两方面,不能搞短期的政绩工程,丢掉长远的发展能力累积,也不能指望一个不勤勉的“天才”能带来业务的成功。
率先垂范,在个人品德等方面从严自律。子公司管理规范建设慢,运作中漏洞多,子公司的干部需在个人品德等方面从严自律。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要坚持原则,坚决反对拉帮结派,反对山头主义。要在有过成功经验的人员中,选拔管理者,给予培养的机会,将机会作为最好的非物质奖励。
三、怎么优化考核和评价体系?
考核体系要保证经营目标层层分解和压力透彻传递。面对激烈竞争,又是后进入者,子公司要快、要灵活、迅速做出反应。不断提高整个队伍的执行力,是PBC目标考核体系设计的关键。要根据业务特点,抓取关键绩效指标,提纲挈领,落实到最基础的业务单位,“糠多了嚼不烂”。
评价制度基于贡献和责任结果,奖罚分明、及时、令行禁止,导向鲜明。价值评价是指挥棒,是人力资源模块中和业务互动最紧密的方面之一。奖什么、罚什么,怎么奖,怎么罚,一定要研究透业务的绩效产出特点,识别出不同类型员工的绩效贡献模型。例如终端业务,个人单兵作战能力强,因而基于个人的、及时的短期激励应加强,薪酬结构、薪酬发放形式,核算机制等方面需要适应调整。
四、不能背负高成本的负担
规模扩大要稳健。终端产品的毛利率较低,不同于系统设备。“人海战术”已被国内手机厂商证明不合时宜。消费行业也容易躁动,在队伍的规模上,不能头脑发热,根据业务特点,设定合理的总量投入产出和人员规模,抓住机会,控制风险,逐步发展。
人员队伍要合理分层。关键业务、关键环节和岗位,人员要敢于配备上去,但是,一定要分析岗位特点,合理分出操作类岗位,低成本运作。业界的人员结构呈两级化特点(高端策划运作,低端执行),其中是有其合理因素的,值得借鉴。
奖金要靠自己赚,树立自己养活自己的观念。不盲目攀比别人的工资待遇,奖金工资强调要自己赚,对关键人才和同行业保持适当竞争力。中基层员工薪酬刚性成本要合理控制住。使得各个子公司成为有战斗力的利润中心,而不成为公司的拖累。
五、强调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不断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在控股公司的母体上诞生的各个子公司,肩负着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的责任,在这样的新领域中,仅仅依靠原有的经验和方法往往是不够的,因而子公司还应该是学习型的组织,其干部应善于学习与反省,富于进取不教条,要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态度和行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