痄腮(2)

标签:
健康 |
分类: 健康生活 |
有一种常见的说法,中医之高在于能够治未病,至于治未病到什么程度,就高深得一塌糊涂了。所谓治未病其实很简单,就是与其得病后去治,不如让人不得病,也就是预防二字。中医的预防可以上到天文地理下到民俗文化,具体到病毒病上没有一个能落实的,而现代医学则是一个病一个病地治未病,办法就是研发疫苗。
人的免疫系统有记忆功能,得过某种病后就会产生抗体,以后就不会再得了,根据这个原理,现代医学发明了疫苗,有意地让人温和地无症状地得一次某病,这样便获得了对该病病原的免疫力,终身不会再得。尤其是无药可治的病毒病,疫苗便成为唯一的有效武器。
疫苗是否有效因病而异,有艾滋病、感冒这类目前还无法研制出有效疫苗的病毒病,也有天花、小儿麻痹这类已经研制出有效疫苗的病毒病,流行性腮腺炎很幸运地属于后者。
在腮腺炎疫苗问世之前,许多的儿童都会很痛苦地得一次腮腺炎,以美国为例,每年有上百万儿童被腮腺炎病毒感染,绝大部分无症状,一部分有症状但大多是一过性的,但有极少数病人因为病毒影响到脑部而出现脑膜炎、癫痫、瘫痪或者耳聋。如果等到成人时再被感染的话,会导致男子不孕,会导致糖尿病,会导致怀孕妇女的胎儿死亡。
整整五十年前,1963年3月23日凌晨1点,有一位叫杰瑞尔的5岁的美国小姑娘因为喉咙很不舒服而醒了,刚叫了声妈,马上意识到妈妈因为乳腺癌在四个月前去世了,于是来到父亲的卧室,把父亲叫醒,告诉父亲自己嗓子疼。
父女相依为命呀,父亲连忙起来,检查了一下女儿的脸颊,告诉女儿:没关系,这是腮腺炎。
父亲让宝贝女儿躺在自己床上,披衣而去,敲开保姆的门,告诉她自己要出去一会,请她照顾小姑娘,然后回到自己的卧室,抱起女儿,放回她自己的床上,告诉孩子:爸爸一个小时后回来。
杰瑞尔哭了:爸爸不要走,陪我。
可是这位狠心的父亲还是走了。一个小时后回到家中,发现女儿已经睡着了,他居然把女儿唤醒,用一根棉签在孩子的喉咙里取样,放到一个塑料管中,安慰了女儿几句后,又出去了。
女儿没有妈,病成这样,他居然这么没人性?还算父亲吗?
他再婚,又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一辈子没有得腮腺炎。杰瑞尔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孩子同样一辈子没有得腮腺炎。
(杰瑞尔抱着女儿接种腮腺炎疫苗,右边是她父亲)
因为这位在女儿得腮腺炎的时候没有给她父爱的父亲用杰瑞尔喉咙里的样品制成了腮腺炎病毒疫苗,虽然杰瑞尔在五十年前的那个晚上失去了父爱,但全世界无数的儿童再也不会得腮腺炎。
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1亿5千万份腮腺炎病毒疫苗被生产出来,每年有一百多万美国儿童不再被腮腺炎病毒感染。1968年,美国有15万多腮腺炎病例,到2001年以后,每年平均仅265例。
腮腺炎疫苗作为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MMR)之一是美国计划免疫的一部分,2007年底中国卫生部印发了关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将MMR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计划,对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也就是说,在中国已经有了最有效的对付流行性腮腺炎或者叫痄腮的治未病的办法。仙人掌、蒲公英、马齿苋还有针刺法、针法等等中医治腮腺炎的无用的办法将会消失。
二十世纪有很多巨人,但其中最让我折腰的就是这位把父爱给了全天下儿童的伟大的父亲,此人叫莫里斯·希勒曼,在美国计划免疫的12种疫苗中,他研制出了7种,即麻疹和腮腺炎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水痘疫苗、脑膜炎疫苗、肺炎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疫苗学家,被认为是历史上救人最多的科学家。
仅乙肝疫苗一项,将台湾的肝癌发病率降低了99%。使中国大陆的儿童乙肝感染率在十年内从15%下降到1%。
这种人才算伟人。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