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瘟疫(51)

(2011-01-19 20:17:16)
标签:

杂谈

分类: 闲谈历史

      只有蚊子能够救尼日利亚,

      只有蚊子能够救南非,

      只有蚊子能够救非洲,

      只有疟疾能够救非洲,

      只有黄热病能够救非洲。

      这是一首非洲童谣,在奴隶贸易猖獗和殖民的年代,非洲人把自由的希望寄托在蚊子身上。

      非洲是人类的摇篮,也是传染病的摇篮,人类几乎所有的传染病都源自非洲,黄热病也不例外。蚊子作为传播宿主被确定后,黄热病在美洲流行的原因也就明白了。非洲一直有黄热病,但除了美洲之外,其他地区没有黄热病,原因在于奴隶贸易。奴隶从非洲运到美洲,船上有蚊子,于是黄热病就来到美洲,加勒比海是奴隶贸易的中转站,所以黄热病最厉害。人们观察到了黑人对黄热病具备一定的免疫力,其实是因为具有免疫力的是第一代黑奴,他们在非洲时已经得过黄热病了。

      控制黄热病,不能只着眼于美洲,而是要回到源头,到非洲去,在那里研究黄热病。欧洲的科学家一直在非洲进行黄热病研究,他们发现非洲人黄热病感染率很高,5000人的村镇就有1000人在一年内得过黄热病,但非洲从来没有出现黄热病大流行,说明黄热病在非洲就像天花在欧洲亚洲一样,不断地感染没有免疫力的人群,使得多数人具备了免疫力。

      一战以后,美国的科学家们也来到欧洲。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美国国力的迅速上升,美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速上升之中。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时刻,医学终于成为了职业,科学成为思想的中心,细菌学家变成了微生物学家。

      韦尔奇在约翰·霍普金斯建立的现代化研究基地开创了美国本土科学研究的先河,聚集了一小批美国的科学精英,里德是其中之一。这批人后来像种子一样孕育了全美国的科学研究土壤。

      1904年,洛克菲勒研究所建成了第一间实验室。洛克菲勒研究所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不同,它没有拷贝欧洲研究机构,而是开一代先河,有财大气粗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为后盾,它敢于迎接一切挑战,也能够用最先进的设备最优厚的条件笼络最优秀的人才。30年间,洛克菲勒基金会投入1400万美元,试图在全球消灭黄热病。

      消灭黄热病,必须回到非洲这个人类的摇篮。一批英美科学精英远征非洲,到尼日利亚研究黄热病,其中包括66岁的戈加斯,可惜戈加斯出师未捷身先死,途经伦敦心脏病发作而死。

      1927年.包括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内的几家机构又组织一批医生来到尼日利亚,他们需要一位有经验的病理学家,找到了1920年来到这里进行黄热病研究的英国医生奥尔德林·招斯。  

      招斯用猴子做黄热病的实验动物,让埃及斑蚊去叮咬猴子,此外还从黄热病病人那里抽来血,给猴子狨猴、豚鼠等实验动物注射。实验结果相互矛盾,科学家们渐渐感到失望。

      就在这时,他们得到消息,加纳出现黄热病流行。他们马上赶到那里,发现一对欧洲人夫妻和一名叫阿斯比的28岁的黑人患有黄热病,医生们从他们身上采取了血样,回来后给实验动物注射。被注射的猴子是一只刚刚从亚洲运来的恒河猴,标号为恒河253-A

      之所以用恒河猴,是因为科学家发现非洲的猴子似乎对黄热病具备免疫力,几天后恒河253-A开始生病,很快就死去了。招斯进行了尸体解剖,发现了典型的黄热病症状。他们又把恒河253-A的血液给另外一只恒河猴恒河253-B注射,恒河253-B很快也死于黄热病。

      西非的黄热病研究终于出现了曙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