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阿拉伯人再次不走了,要求派人先去邦巴确定美国军舰已经等在那里。伊顿不同意,因为口粮已经只剩下六天了,以其原地等待消耗粮食,不如尽快赶到邦巴。
关键时刻,哈米德又动摇了,宣布他决定返回埃及了。此话一出,军心涣散。伊顿只有断粮一招,下令海军陆战队和欧洲雇佣兵死守粮草。阿拉伯人把他们团团包围起来,双方荷枪实弹僵持了几个小时,直到哈米德走出帐篷,宣布他改变主意,同意继续前进了。
就在这时,伊顿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下令手下按操练的方式收枪,枪栓一响,阿拉伯人大惊,认为基督徒要大开杀戒了,200多名阿拉伯骑兵散开,瞄准基督徒,连喊开枪。好在几名哈米德的手下保持冷静,大声呼吁不要开火。
伊顿的手下开始失去冷静,散去了大半,只剩下海军陆战队和少数几名雇佣军还在坚守。伊顿赤手空拳走向哈米德,在十几只枪口的瞄准下解释自己不是下令开枪,哈米德不相信他,伊顿又去向阿拉伯骑兵解释,同样得不到善意的回应。情急之下,伊顿用阿拉伯语大骂对方是女人懦夫,不敢前去战斗。这一险招成功了,阿拉伯开始散去,伊顿赶紧把哈米德拉到一旁,提醒他不能忘了复国大计。
一场大劫安然渡过,队伍继续前进。第二天发现一个小瀑布,大家争先恐后冲上悬崖去解渴,结果两名骑兵连人带马被挤下悬崖摔死,晚上又出现两起为了夺水而发生的凶杀事件。海军陆战队把军服上的钮扣撕下来,和阿拉伯妇女交换粮食,就这样,终于到达邦巴。
邦巴湾空空如也,预约的海军军舰不见踪影,这一下,连欧洲雇佣军都心灰意冷了,阿拉伯人决定第二天一早就逃走,伊顿毫无办法,在悬崖上点起火,希望能召来海军,可是一整夜也没见一艘船。
看来行动彻底失败了,往前是不可能了,只有退后,粮食和饮水都没有了,能否活着回到埃及都成问题。4月15日凌晨,阿拉伯人准备返回了,伊顿呆呆地坐在那里,脸色灰败。
就要出发了,哈米德的一名仆人登上悬崖,打算最后一次看看有没有美国军舰的影子。
悬崖上发出一声激动的大喊,所有的人都跑到那里,就见远方出现一片白帆。
阿古斯号终于来了。
阿古斯号10天前就来了,随后定期前来看看,昨天夜里看到焰火,因此赶紧前来。阿古斯号和荷耐特号给远征军送来了丰富的食物,还给伊顿带来七千美元的经费。经过了五个星期的行军,远征军精疲力竭,经过一周的修整后,开始了最后的行程。
4月23日,靠着伊顿无可动摇的毅力,部队抵达德尔纳,加上前来投奔的人,人马已经上千。
优素福派往亚历山大的使节把这次行动的消息传了回来后,优素福立即采取行动。他手下有1500土耳其雇佣军和12000名骑兵,总兵力达到25000人。自从夺取费城号行动后,优素福大力加强在海岸一线的防备,生怕美军从海上偷袭。这样一来就无法全面防范从后面来的攻击。
伊顿的计划的确刺中了优素福的软肋,尤其是哈米德卷土重来,优素福赶紧把手下重要官员的家属请到城堡里当人质,以防他们叛变。然后派女婿去招兵,女婿去乡下转了一圈,空手而归,老百姓不愿意再卖命了。优素福干脆让全家都待到城堡里,宁肯落到美国人手里,也不能落到哈米德和阿拉伯人手里。
优素福火速派遣八百精骑驰援德尔纳,同时开始认真考虑和美国人求和了。之前他一直大开口的原因是他欠了突尼斯等国的一大笔债,希望把手中300多名美军战俘买个好价钱来还债。
就在这个时候,大洋彼岸,重新当选的杰佛逊的信心也开始动摇了。战争进行了三年多了,他对伊顿的远征没有什么指望,海军又不能速胜,杰佛逊决定尽快结束战争,如果夏天不能取胜的话,就把战俘买回来,但不支付保护费。
可是美国海军根本无法重新开始封锁,因为巴朗的肝感染严重到几乎丧命的程度,地中海舰队的日常指挥只能由约翰·罗杰斯代理,到了1805年4月,巴朗还不能上舰理事。
就在这种纷乱之中,伊顿率领那支乌合之众兵临德尔纳城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