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品牌建设的误区
(2011-06-13 06:26:27)
标签:
企业建设
品牌建设
财经
|
分类:
思绪随风
|
这几年我研究了不少50--500人左右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老板的文化层次不一,有小学文化,也有研究生文化,不少老板也读过MBA,他们在当今激烈的市场产品竞争中,几乎同时想到了一个问题,要确立企业的品牌,进行品牌建设。
他们认为,有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就能拓展市场,打开销路,为企业的生存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思路是企业间在市场大竞争中所产生的品牌效应思路,也是把企业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来适应企业向世界接轨的思路,是非常有前景的思路。
可是,回过头来看看他们的企业结构,这些企业的最高领导层,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生产部经理,直至行政文员,几乎没有一家企业,不是笼罩在亲戚朋友中的,也就是说,这些企业的决策者,都具有一定的亲情关系,有些小企业,老板就是“土匪”头子,用拍胸脯,喝酒,讲义气来维护他与员工间的关系。
这样的组织结构,即便老板董事长由那么一点品牌建设的思路,那么,在其部下的领导层的思路里,我们可听到如下一些观点。
一)品牌建设?不就是把产品销多了?当市场上都知道我们的产品?品牌就自然而然地竖起来了?
二)品牌建设就是做大量的广告,做好包装就可以了。
三)那都是虚的,什么企业文化?产品做出名了,就是品牌。
等等。
这些思路几乎是所有中小企业领导层或多或少都具有的,这样的思路同样包围着董事长和老板们思路,从而渗透到董事长和老板的思想里。
在这样的企业结构和企业思想里,我们往往看到:
(一)三流的产品,却有一流的广告。
(二)企业的社区里,到处宣传画报,鼓励员工创造好品牌,可是仓库的进料堆里,却是劣质原材料。
(三)董事长或老板的头像能在报纸杂志放的地方,到处发扬光大,显示自己是企业品牌的带头人,可是对自己手下的员工,硬是不肯或是拖交三金。
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失败的,从而严重地打击了老板们在品牌建设中的信心,使他们陷入到迷雾一般的品牌文化建设的误区里而难以自拔。
品牌建设是企业的总体文化建设在产品上的反应,品牌一定有产品作为载体,但产品不是品牌。就如肯德基用鸡腿作出了品牌“肯德基”,但不是所有炸鸡腿“产品”就是品牌。
企业的文化建设,需要有统一的有相应文化基础的组织结构,这样的组织结构要保证企业文化的灌输和实施,而不是说一套,做又是一套。李嘉诚的企业文化、松下幸之助的企业文化等,都是内外统一的。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动力,善待员工,稳定员工,才能制造优秀的产品。优秀的企业,是员工一辈子依赖和生存的基础。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