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滩上的童话

(2018-05-14 11:00:4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资料

10沙滩上的童话 

教学内容分析:
  《沙滩上的童话》讲的是“我们”在沙滩上修筑城堡并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本文内容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生活,极富童真童趣,折射出“我们”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和勇敢无畏、心地善良的美好心灵,同时也描绘出了一幅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童年画面。选编本文,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内容看似简单,但是如果让学生说出“我们”在沙滩上编织了一个怎样的童话还是很困难的,所以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必要的提示,让学生把“我们”做的东西和想象的内容结合起来,体会“我们”富于幻想的品质。课文教学还可以从质疑入手,在初读课文环节渗透识字教学,解决生字读音,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分三大板块进行感悟理解教学,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在以上教学环节的铺垫之下,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训练——续编童话,让语文教、学由文本走入生活。
  教学目标:
  1、会认“垒、堡、插”等15个生字,会写“补、充、抢”等
  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海边、补充、公主、亲手、勇士、飞机、地道、火药、终于、胜利、叫喊、忘记”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们”在沙滩上编织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让学生试着编一个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学习“我们”勇敢、善良的品质。
  4、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追求美好的童年,热爱生活,敢于挑战。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我们”在沙滩上编织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学习“我们”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让学生试着编一个沙滩上的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垒、堡、插”等15个生字,会写“补、充、抢”等
  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海边、补充、公主、亲手、勇士、飞机、地道、火药、终于、胜利、叫喊、忘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编织”导入抓文眼
  1、直接板书:编织。指名读,正音。提问:在日常生活中,蜘蛛会编织什么?你的妈妈呢?
  归纳:哦,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了,“编织”两个字都是“纟”(偏旁加红),是因为蛛网和毛衣都是用长长的丝线编织而成的。
  2、教学“编织”两字,说说去了“纟”,右边的字认识吗?并在教学中提示学生,这两个字是形声字。
  3、指导写字。老师边引导边范写,在指导中让学生明白左右结构的字要写成左窄右宽。
  4、学生按要求练写。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的姿势。
  5、过渡: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有趣的课文,文中的小朋友也会编织,他们会编织什么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答案就在课文里。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理清文路。
  1、带着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反馈。(板书:沙滩上的童话)指名读课题。
  2、沙滩上也能编织童话,多有趣啊!让我们再一次用心地去读读它,遇到不认识的字问问同学,也可以查查工具书,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学生再一次读课文后,老师提问:还有没有哪些字词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师生共同解决。
  4、出示一组词语:
  海边、补充、公主、亲手、勇士、飞机、地道、火药、终于、胜利、叫喊、忘记
  (1)谁来展示一下
  (2)开火车读
  (3)齐读展示
  过渡:同学们真能干,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这么多词语学会了,现在让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回到课文中,再一次轻轻地读一读,仔细地想一想,孩子们是怎样编织童话故事呢?把你的理解在书上划一划。
  5、教师指名轮读课文,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扔”读rng,不要读成réng;“魔”读mó,不要读成mé;“筑、驶”都是翘舌音的字,不要读成平舌音。
  6、生再读课文,说说孩子们在沙滩上编了一个什么童话。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找出写童话内容的部分自由朗读。
  2、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童话故事。
  3、你喜欢这个童话吗?为什么?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看看有哪些生字在书写时有困难。
  2、同学互相提示。
  3、师重点指导“炸、药、补”等字的书写。
  4、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写生字。
  五、作业设计。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用本课的生字做词语卡片。
  3、查字典,了解“编织”“魔窟”等字词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们”在沙滩上编织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让学生试着编一个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学习“我们”勇敢、善良的品质。
  3、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追求美好的童年,热爱生活,敢于挑战。
  一、品读感悟识童趣
  (一)垒城堡
  1、自由读课文,并在书上划出有关的句子。
  2、同桌之间先交流交流,向同桌读读自己划出的句子。
  3、学生自由反馈,适时板书:垒
  4、出示句子研读:
  这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1)自由读一读,把它读通顺。
  (2)谁想站起来试试。
  (3)学生读得好时,可以这样引导:你读得真好,你的读想告诉大家什么?读得不好时,引导学生跟着老师把句子读通顺。
  (4)像他这样谁还会读?
  (5)你也来试试。从他的读中,你们听出了什么?
  (6)你能读吗?我发现“凶狠”这个词你读得特别标准,能给大家再读一遍吗?出示词卡:凶狠,指名学其它学生读一读
  (7)教学“狠”字。
  谁有好办法记住它。狼——狠,归纳识字方法:换偏旁、用熟字想生字、猜迷语等。
  谁能组组词。
  写好这个字应注意什么?重点引导写好“反犬旁”。老师可引导:反犬旁
  的背驼一点,因为狗、狼、狮等动物大多是四只脚弯腰走路的。教师边说边范写。
  学生模仿着写一写,速度快的同学可写两个。
  (8)这么凶狠的魔王你喜欢吗?那就让我们用这样的语气再一次去读读这三句话。
  (9)引读欣赏:一个小朋友讨厌的说:“这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另一个小朋友接着说:“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第三个小朋友听了着急的说:“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过渡:是啊,小伙伴着急了,公主在哭呢?同学们,这个童话故事又将怎样纺织下去呢?请大家快速读读8—16小节。适时板书:抢
  (二)救公主
  1、谁来说说我们在沙滩上又编织出了什么?(8—16小节哪一节都可以)
  2、学生反馈中老师可适时评价:你读得真好!你读得还不够通顺,请再来一次吧!听得出,你也成了沙滩上的一员了……
  3、理童话,出示:
  哦,原来为了救公主,我们自己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用(挖地道的)方法,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
  4、引导学生用“开心、愉快”的心情读读这一句话。过渡:公主得救了(板书:救),我们真高兴啊!那么,我们的童话又将编织到哪儿了呢?请读读20—24小节,读了课文,说说你的发现。
  (三)公主是妈妈
  1、请学生说说读后的发现。
  A、小伙伴在沙滩上玩得真开心。
  B、妈妈变成了公主……
  2、妈妈为什么会变成公主呢?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从这个句子你还能读出什么?
  四、小结升华主题
  是啊,平时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妈妈也许早就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公主。同学们,沙滩上的童话编织结束了吗?不,童话还有继续,在一个个童话中,我们编织出了快乐、童真、童趣(板书),愿美丽的童话陪伴着我们开心度过每一天。
  五、板书设计
  垒
  快乐编
  沙滩上的童话救
  童趣织抢

 

 教学反思

《沙滩上的童话》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童趣。这节课,我感觉上得比较轻松,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这篇课文的语言很符合孩子的特点,就连孩子们跳跃和零散的思维也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学习本课后,我觉得这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读、说结合,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读和说是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通过读和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深地理解课文,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和课文中的孩子产生共鸣,孩子们喜欢在沙滩上堆城堡,他们能堆出一个个奇异的世界;孩子们喜欢童话,因为那里有一个个奇异的世界,孩子们渴望像文中的孩子那样游戏。因此,我鼓励学生说:“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救出公主呢?”为学生创设情景,也来做编童话的游戏。

  2、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因为文中描写了几个孩子一起游戏,为了便于学习,我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法,营造了与文中的相似情境。而这样的情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最初的小组检查读文,到分角色朗读课文,再到组内分角色说话练习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这样的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还让全班同学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快融入了角色,理解了句意。

  3、利用课堂的有限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我结合课后的写话练习,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除了文中的办法外,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救出公主呢? 学生的想像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有的同学说“借助哈力波特的魔杖消灭魔王救出公主”,有的同学说用药物让魔王昏迷救出公主,还有的同学说让公主变小,藏在口袋里带出城堡……同学们的想法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真是神奇极了!在童话世界里,我们可以让自己插上翅膀,让自己变得无所不能,甚至可以有些为所欲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