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2018-03-23 13:11:42)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资料 |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同学们,继续走进《曹冲称象》之前我们来先闯关,看看你对生字词的掌握如何?
(出示课件)
1.开火车,辩读字。
2.找朋友,识词语。(老师说,学生来前面指)。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出示课件
二、深入理解课文
1,大象的样子
师口述第一自然段提问:这是怎样的大象呢?在哪个自然段提到了?(第二自然段)谁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学情预设: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请学生朗读)
师:听了朗读后,我们知道大象应该是又高又大的,(指出象和像是同音字,不要弄混了)
(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大象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读大象的样子)
大象——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师提问:是说大象的身子是一堵墙吗?那为什么要说成像一堵墙?
学情预设:因为墙又宽又大,大象又很大,所以把大象的身子比喻成一堵墙它们有共同特点,都很高很大
师提问:那是说大象的腿是四根柱子吗?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学情预设:因为柱子很高很结实,大象的腿也很高很结实,所以把大象的腿比喻成四根柱子
(出示PPT)用一堵墙比喻大象的身子,用四根柱子比喻大象的腿,使我们眼前—下子就出现了一头又高又大的大象,师:是呀,你们看作者多会想象呀,那么大象的耳朵像(两把扇子)
大的鼻子像(
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2.学生质疑。
(它有多重?……(出示课件)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三、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2,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称象的办法
师提问:曹操也很想知道: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我们听一听官员是怎样议论的?议论在第几自然段?
自学这一(第三)自然段,(1)三个同学一组分角色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温馨提示议论或是说的话要用冒号双引号(2)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的办法?板书:一杆大秤(课件出示日常用的称)
他们的办法好吗?(生:不好)文章哪句话告诉大家这个办法不好的?出示课件曹操听了直摇头。对比直体现了不喜欢的程度深
板书:官员们
3,曹冲的办法
师:曹冲的办法在第几自然段?(第四自然段)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边读边用1.2标出
曹冲称象的过程分几步?
2曹冲称象分几步试着说一说
生边回答,师边小结,并板书如下:
师:赶大象上船,在船舷上画线
6.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出示课件
7.请学生自己先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师引导:书中是用“先……再…然后……”把每一步连接起来的,你能用这样的词连接吗?
师先出示课件带领大家复述,再指名复述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师问:同学们,曹冲的办法好吗?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出示课件:曹操微笑着点点头。]
师:从微笑着点点头我们知道曹操很满意,谁能读出这种满意欣慰的语气
师:曹冲做了一件连官员们都没有做到的事,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爱动脑筋,聪明
师问: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出示课件:
读一读,比一比。
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生读这两句话,才体现了曹冲年龄小
师:你认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好在哪里?
师:曹冲为什么会提出这么好的办法?生快速读文。
生:1.他认真听别人议论,从中得到启发。
(二)拓展延伸。
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
(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
[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
四、布置作业。
1.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六:说板书:
曹冲称象
官员们
造大秤
赶象上岸
称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