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袁薇
性别:女
年龄:43岁 生活状态:工作中
见到袁姐,第一印象便是开朗、自信,快言快语,让人心生喜欢。她见我第一眼就说:“你想问什么就问吧,我保证有问必答,我最配合记者采访了。”让我倒不好意思起来,我说大家随便聊聊,主要是因为每个学员都有自己不同的收获,希望大家一起拿出来分享,提供借鉴,提高乐趣。
袁姐在京生教练组报班的过程,非常戏剧性。当初,她陪着姐夫一起来七棵树打球,只是想玩玩而已,具体能打出什么样子,心里并没有想法。有一次,下班早,她一个人赶过来练球,当时看到魏教练(她不认识)在教彩竹(教练)打球,她心想:这个人还蛮厉害的,能教教练打球,一定技术不错。于是,她就跟魏教练说:你能教我打球吗?魏教练笑了,反问她:“我的课你知道多少钱吗?你知道我是谁吗?”袁姐说不知道啊。于是魏教练把她请到办公室,把京生教练组做了个大致介绍,当即袁姐就痛快的交了钱,报了个年班,21000元,共50个课时(职业教练课盼盼的班)。魏教练把她交给了吴经理(吴小莹)全程督促执教。
上次,吴经理带袁姐去十三陵下了第一场,成绩是110杆,她非常满意。她一再的告诉我一定要把她的年龄写出来,因为她觉得到她这年龄,初学高尔夫能打到这样的成绩,真的很有自豪感。她先生对她学习高尔夫的评价也很经典:“时间很短,进步很快。”
袁姐的心态非常好。学球之初,几乎有那么五六节课,一个球也没打,一直上基础课,转腰转肩,是由程珊珊督教的。袁姐每天上课就这样转肩、转腰,她说教练这么耐心的,这么一个动作,反反复复的指正,我怎么有理由不去好好做、好好学呢?就算没有打好球,我就每天这么转腰,也锻炼了腰部肌肉,也是种锻炼啊。果不其然,这样一来,给她的回报就是,腰真的就细了。
好多学员一上来就想打球,总逆反的认为每天这么转着不是浪费我的钱浪费我的时间吗?其实,肌肉是有记忆的,如果我们在打球记忆还没有形成记忆之前,让她形成一种打高尔夫动作的记忆,等你再去打球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打起球了。而如果一上来就打球,因为动作不规范,就形成许多为了打球而产生的动作记忆,等打不好或者想进步的时候,再去把一个坏的习惯修改过来就非常困难了,因为世上最难改的就是“习惯”两个字(所以,高尔夫又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这个暂且不表,将在另一篇深入讨论)。
袁姐现在打得还不是特别稳定,毕竟才上了20课时,但她的球路很直,在下场的时候,每个球都稳稳的放在了球道中间,这让她降低了很多杆数。她说:之所以能打出这样的球路,与她在学球之初,打下的深厚基础是分不开的。基础打牢了,打起球来就更轻松自如。
其实,做任何事情又何尝不是这样,根基深了,就扎得深,象一棵大树,岁月流长,风雨无惧。高尔夫也是一样,无捷径可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