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游泳--象海豚一样自由 |
9~11岁儿童游泳基础训练研究
湖南省直业余体校 李建设
1、前言
随着我国竞技游泳水平的不断提高,业余训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优秀游泳运动员多年系统训练中,其少年儿童时期的基础训练是至关重要的。运动的发展越迅速,对少儿基础训练的要求就越高。来自世界游泳强国的大量资料证明,基础训练越全面,为日后专项训练创造的先决条件就越有利。
在业余体校训练的9~11岁的儿童已经有初步的训练水平,四种姿式的技术已掌握,但存在许多多余和错误动作,生理上的各项指标均未发育完善。在此阶段的基础训练中有两个重要环节,即良好的耐力素质基础和全面的基础技术训练。我围绕这两个主要环节,根据此年龄儿童身心发育的特点和规律,运用科学的训练手段进行训练,才能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自然发育过程,为将来攀登高峰打下扎实的基础。
实际上我们业校的训练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运动员正常时间上文化课,训练只能选择下午5:30,每逢学校补课或考试,训练就只能为学习让步,训练课不能连续进行。学生所在学校较分散,因此训练中“陆陆续续”地来是常有的事,每天的训练时间大约在90分钟。在这种情况下,我要采取合理有效的训练手段,来全面地发展少儿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提高基础能力,保证训练课的质量,使宝贵的训练时间不被浪费。这就需要在训练的手段上有所侧重,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突破口。
纵观许多优秀游泳选手在其少儿时期的基础训练可发现,他们都曾把发展腿部训练作为重要的训练手段。如我国选手杨文意和钱红,在她们的早期基础训练中,安排的打腿量曾达到总训练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那么,能否把腿部训练作为9~11岁儿童基础训练中的重点。以此打开局面,带动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呢?本人在湖南省直业余体校几十年带队游泳训练的过程中,对9~11岁儿童进行了打腿量占不同比例的分组训练,采用在训练量中占不同比重的打腿训练为手段,观察训练后的情况和效果。本文旨在通过二个月的训练,对此年龄运动员的腿部训练在基础训练中应占的比例和作用进行初步分析。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湖南省直业余体校9—11岁组儿童运动员。
男:三名女:三名
表1 研究对象情况一览表
姓名 |
年龄 |
训练年限 |
身高(米) |
体重(公斤) |
胸围(厘米) |
鲍 立 |
11 |
2 |
1.39 |
30 |
62 |
康知冉 |
12 |
2 |
1.37 |
29 |
61 |
张 笑 |
9 |
2.5 |
1.43 |
34 |
66 |
菁宛卉 |
9 |
2 |
1.37 |
30 |
62 |
杨 晗 |
11 |
2 |
1.40 |
32 |
63 |
凌 欢 |
9 |
2 |
1.38 |
29 |
60 |
2.2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2.实验法
将以上6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男女各两名。根据杨文意、钱红、熊国鸣其儿童时期的基础训练中打腿量,将A组(实验组)每次训练课总量中打腿量所占比重定为55%,B组(对照组)保持原定计划,打腿量占30%。在两个月其54次练课中,A、B两组除打腿量所占比重不同外,总运动量及各项素质的训练量均是相同的。A、B两组的总运动量,总打腿量、各种练习的百分比见表2。
表2 训练量表
?/P> |
A组 |
B组 |
总训练量 |
195400米 |
195400米 |
总打腿量 |
107500米 |
58620米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在儿童运动员的基础训练中发展有氧耐力的重要意义
9~11岁儿童运动员,按国际比赛划分的年龄组分为儿童乙组。此年龄的儿童外于青春发育的前期,身体形态的发育即将开始突增,生理各项指标正处于生长加速的时期,骨骼、肌肉迅速发育,心脏重量已达新生儿的9倍。但各器官机能发育尚未完善。血液中红血球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及氧溶量均比成人低。因此在负荷后,血液中产生酸碱不平衡持续时间较长,此年龄儿童在剧烈运动时主要是靠增加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如进行过多的无氧耐力训练,就会使心肌壁增厚,心脏收缩虽然强而有力,然而每搏输出量难以提高,从而影响全身血液的供给。而且无氧训练造成的血中大量乳酸生成,酸中毒现象依靠心血管系统补偿来消除,对儿童的身体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此年龄阶段的运动员的无氧耐力训练受自然发育限制。而有氧代谢的中间产物——乳酸。这些燃料在氧的充分供应下完全燃烧成CO和H2O,终产物对机体无害。因此,只有通过系统的有氧耐力训练,促使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各器官形态机能得到改善,才会使耐力的绝对指标有所提高,使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了解以上几点就可看出,少儿发育成长期是进行系统有氧代谢训练的最佳时期。这也是游泳的特点所决定的,全面地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能,打下扎实的有氧耐力基础,才能为将来的高强度专项速度耐力训练奠定基础。
3.2 A、B两组在发展有氧耐力方面的不同
在每次训练课中,A、B两组均安排了八百米以上的有氧打腿训练。A组则更多,
在一千二百米左右。在训练方法上,不经常采用800M或800M以上的持续打腿练习。
这是因为考虑到儿童的神经特点是易兴奋,也易抑制,持续同一动作反复练习多了,注
意力易分散,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经常使用的方法是4×100M、2×200M、20×50M或40×25M等间歇打腿练习。各项练习量及所占百分比:
A组 B组
有氧耐力 117200M 62% 117200M 62%
技术练习 39100M 20% 39000M 20%
速度练习 30480M 14.6% 30480M 14.6%
无氧练习 10500M 5.4% 10500M 5.4%
在8周的训练中,主要以耐力训练为主,采用自由泳,混合泳的长距离或间歇游的打腿练习。每周以一种姿势为主要技术训练,四种姿势依次循环。打腿训练中主要的训练方法见表3。(A、B两组相同)
表3 腿部训练中主要练习方法
发展素质 |
有氧耐力 |
技术、速度练习 |
自由泳腿 |
800米 |
混合泳:12×50米 |
?/P> |
400米 |
24×25米 |
?/P> |
16×50米 |
四式:12×50米 |
混合泳腿 |
800米 |
24×25米 |
?/P> |
16×25米间歇 |
8×25米(速度) |
?/P> |
32×25米 |
?/P> |
蝶、仰、蛙腿 |
400米 |
?/P> |
?/P> |
8×50米 |
?/P> |
在每周6次课中,每次课的打腿训练中均安排800M以上的有氧耐力练习和相当数量的技术练习,采用心率控制训练的强度。取400M自由泳腿的成绩作为检验发展腿部耐力的手段。并测定练习后队员的脉博,观察心血管系统机能变化情况,以及队员200M混合泳的成绩的变化来观察不同比重的打腿训练在9~11岁儿童基础训练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