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所谓艺考“包过班”,真的包过吗?
(2011-06-21 15:25:38)
标签:
包过班艺术培训教育 |
分类: 艺术学习加油站 |
暑期是艺术专业培训的最佳时间段,因其时间集中,并且对学校文化课复习进度影响较小,而且培训后还留有一定时间供学生巩固训练,很多艺术生和家长都选择暑假期间参加专业培训。然而,培训班的选择委实不易,市场上林林总总的培训机构各执一词,令人眼花缭乱,而一些“包过班”诱人的宣传更是让学生和家长雾里看花。包过班真的包过吗?他们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包过?本期记者带大家深入调查。
陷阱一:“包过”只是一个噱头
相信很多学生和家长看到“包过”的字眼就感到大为放心,但对包的是什么内容、是否具有意义却不甚明了。很多培训班利用的正是这一点,对学生和家长夸大省联考的难度和重要性,并承诺培训后包过联考。
然而事实上,以山东、湖北等艺考大省热门的美术专业为例,省联考专科通过率均超过90%,换言之,稍微具备基础或进行了专业训练的学生,基本都能通过至少专科的省联考,但并不意味着就能获得较好的录取结果。而且,目前国内的艺术高校招生均以校考为主,大部分高等艺术院校更看重的是校考成绩,省联考“包过”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只是培训班招生宣传的一个噱头而已。
陷阱二:协议内容“套餐化”
小李已经是某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大一的学生,谈起“包过班”还是印象深刻。小李从升入高中就确定下了播音主持专业的报考方向,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普通话自学训练。高二暑假,小李的父母带着他考察了一些相关的培训班,其中就有某家包过班。
就要交费时,细心的小李发现了“包过协议”的秘密:除了中国传媒大学等顶级艺术院校外,该培训机构还罗列了数所不起眼的高校在内,其中就包括一些教学条件较差、综合排名非常靠后、生源紧张的小学校,即便不参加培训,基本也能轻松考取。也就是说,包过班实际上给出了一个“套餐”,只要考生通过协议罗列的任何一所院校,都算包过,而前面列举的一些名校,不过是利用了学生和家长的期望掩人耳目罢了。
更有甚者,协议上说包过,但后期怂恿学生或家长缴纳所谓的公关费,骗取财物,最后关门大吉,逃之夭夭。
陷阱三:补充条款猫腻多
同样学习艺术专业的小张就没有那么幸运,有志于报考表演专业的她早早就请假参加了某个“包过班”的培训,简单签署包过培训协议后,开始了专业课程。然而,由于培训班不够正规,仅仅请一些在校大学生做兼职教师,对专业学习和考试的理解远不能帮助小张和她的同学们,在艺术专业联考和校考中,小张几乎是颗粒无收。
当小张和父母拿着“不过退款”的协议找到培训班的时候,才发现协议里还有“严格遵守学校纪律”等补充条款,该培训班出具了一份小张从未见过的考勤表,用缺勤记录作为学生违反协议的证明规避责任。面临高考的小张时间紧迫,根本没精力和培训班慢慢扯皮,也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那么,市场上是否有真正的“包过班”呢?艺术生和家长究竟该怎么选择?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也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无不否认所谓包过班的意义:“用最浅显的道理想想,人人都包过了,那和人人都没过有什么区别?”
办学六年多、坚持不办“包过班”的中国传媒大学北广之星艺术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真正的好学校都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并没有坊间一些小机构传言的那么多“黑幕”可操作,针对正规院校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的“包过’。艺术生和家长急于找到好的报考途径的心态可以理解,但选择正规 和专业老师和课程,学习知识和技能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同时也要注意文化课的学习,千万不能寄希望于所谓的“包过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