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柴静《火炭上的一滴糖》引用王小波文章的一处错误

(2014-01-03 14:00:50)
标签:

柴静

火炭上的一滴糖

王小波

双目失明的汉密尔顿

约翰·弥尔顿

文化

分类: 乱谈集

柴静《火炭上的一滴糖》引用王小波文章的一处错误

 

  文:樊明亮

 

    一位朋友问我:王小波说“双目失明的汉密尔顿 为什么还坐在黑灯瞎火里头写十四行诗?那就叫自我”中的汉密尔顿是谁?

    我便网上搜索了一下:大概是出于柴静在《火炭上的一滴糖》中:

    【10】 有天晚上聊完天,他送我从院子出来坐车,好象是夏末,月亮底下,槐树下的细胡同走好长,树的小黑手指指着大银星星,有几个男人坐在路边上借着杂货铺子的光说话,有一个大嫂胡乱挽了个簪,花绸裤子白胖小腿,拿只铝盆哗一声把水泼在我们的脚前一截,月光下水印子象墨一样流得哪儿都是。冯唐老说他心里有肿胀,要写出来,要化掉,才舒服痛快。能痛惜这样的夏夜,又知道自己非死不可,这样的人才有肿胀,才写,他的博客名字叫“用文字打败时间” 归根结底,没什么是不朽的,我们终将化为粉尘,归彼大荒,但还是要写,写是一件没办法的事,什么也不图,却非这么不可。王小波说,双目失明的汉弥尔顿为什么还坐在黑灯瞎火里头写十四行诗?那就叫“自我”。他说,“我永远不希望有一天我心安理得,觉得一切都平稳了,我情愿它永不沉默,它给我带来什么苦难都成,我希望它永远‘滋滋’地响,翻腾不休,就象火炭上的一滴糖。 ”
    冯唐老说他心里有肿胀,要写出来,要化掉,才舒服痛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d37b01017b6x.html

 

    这个“汉弥尔顿”“在黑灯瞎火里头写十四行诗”一下让我迷茫了。实在反应不出这个“汉弥尔顿”是哪一位?

   能写十四行诗的,大概又与“汉弥尔顿”音近的,脑袋里一下跳出的是早期英国文学“三杰”中的最后一位,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于是再一细查,约翰·弥尔顿1649年因积劳过度,双目失明,但仍坚持斗争。王朝复辟后,他受到迫害,著作被焚毁,生活贫困。这一时期,他完成了三部杰作:《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约翰·弥尔顿早年的创作主要是短诗,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快乐的人》和《幽思的人》(1632)。这两首诗描写诗人的轻松愉快心情和沉思的乐趣,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生活享受的追求。他的十四行诗歌颂自由,斥责教会,或抒写个人的情怀,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

    因此,初步断定这就应该是“双目失明的汉弥尔顿为什么还坐在黑灯瞎火里头写十四行诗”一句的来源吧,应该是他们弄错了,应该是约翰·弥尔顿。于是在网上答复了朋友。

 

    后来网上有人说可能是“伊迪丝·汉密尔顿”(Edith Hamilton),但Edith Hamilton是研究古希腊文学的,她出过《希腊精神》,这本书写得生动、流畅,同时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获得了读者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但没有资料表明她写过十四行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