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贞溪小苔博客——《如霧起時(讀一了藝術有感)》

山上一花一草、
一砂一石,
一塵一土皆是生命,
亦當存有自性。
賞玩其間,
日久相通。
印於心,
落於筆。
筆下生靈氣,
嵩山有福。
溪自結緣十方藝術,每到春季,起心動念。到嵩山十方精舍去赴一場花事,看燦燦爛爛的桃花。但事實上從未成行。或許,最終嚮往並非縹緋的桃花,而是一條內心可以抵達自我的路。允我保留這個美好的願望,尋找那條通幽的曲徑。
自知不是可以輕易許諾的人。自收到《當代美術》一了藝術專刊至今,每每讀來,便覺通透。執筆當落,卻又百般思量,終未成字。孟春,薄雪飄飛,醉人,如綿軟的鎖。週末,晨起靜坐,與山居筆記素面相見。方方正正的印刷小字,卻在心底化成如墨的質樸,如嵩山的霧,濃濃淡淡。
心羨住在十方精舍的人。純粹,自然。因而喜歡嵩山。清 晨,大石桌上灑下第一縷陽光,夜晚的冰冷與白晝的溫暖融合得恰到好處。山與人的融合莫不如此。到了山上,勤四體,識五穀,從心做起,活該這樣。浮世的精 明,功利被憨頑的小獸踩在腳下,山上不要這些個,也不稀罕。遠看嵩山,是模糊的,水汽濃重,如蜃。仿佛人人盡知的少林武功,那是外人眼中的嵩山。而十方精 舍才是我眼中的嵩山。走入精舍,方識得其中微妙。且不說屋子裏的書墨微醺,單是院子裏的竹影斑駁,菜圃齊整就入畫三分;更有依山而開的骨清窟、寫經窟,簡 陋拙樸,最宜閒時靜坐凝神,躁時內照自省。明月清風,來去無礙,是何等自在!師重養心性,弟子修勤勉,不由得讓我想到義大利的聖芳濟。弟子眼中的師,是嚴 厲的父親,是親切的友人,更是心靈的引路人;友人眼中的一了,是天真的孩童,是豪爽的西北漢子,更是藝道的知己。靜隱山中耕耘研藝,動攜弟子參學遠行。月 光裏捉小蟹又放開,聽山水泠泠,自顧歡喜。師敬賢,如八大賓虹白石關良井上良寬石虎,從心底裏敬,說他們的字畫,一筆下去,劃破虛空。弟子向師,雖稚嫩, 卻是筆筆用心,用命在學。李潔寒天習畫,果真一心書經…….弟子們各有風采,無不愛惜。
四時風光五時衣,時光不待,活在眼前一口氣。每一刻都值 得好好珍惜。水邊石上的小獸也要好好珍惜。人道不懂,說醜。我只憑心去看,並不覺醜,反覺可愛,一筆一劃都煥發著生命。看師徒的字畫,生動,意趣,質樸, 純真。猶如霧中穿行,醉心美景,憑水汽浸透衣衫,卻不知覺。霧中的景色需要用心靈去看,霧中的生命更加透徹。嵩山的霧,帶有一種不可解的靈氣,每一滴水珠 中都蘊含著最初的生命也的,如十方藝術,透出人心,透出靈魂。
今年的春來得遲些,待桃花綻放時,把倉庫那面朱屯的大鼓抬出來,擊鼓賞花,才夠熱烈!
(注:本文圖片來源於一了藝術倉庫http://http://blog.sina.com.cn/yliaocn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