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巨匠石虎

(2011-01-14 17:16:25)
标签:

一了

艺术

文化

杂谈

分类: ·我看别人

巨匠石虎

          文\一了


写下这四个字,心情爽快,自己觉得就应该这样写,当下活着的画家也只有石虎能配上“巨匠”这两个字,我诚挚的这样认为。如果说在当代艺术观念游戏横行的当下,我们还认为艺术与我们的生命觉智、自然天性、究极灵魂有关的话,那么在当代中国画坛,我以为只有石虎先生纯粹而玄秘的书道画境与对艺术、诗歌→“字思维”深彻而充满智慧的思想,才对得起古代圣贤对于书画之道所谓的“丹青神化”、“神人假手、穷极造化”、“天付劲毫、幼抱神奥”、“齐造化之功,泄造化之秘”的心灵境界与精神所向。


当下的中国画家,一片心性狼藉,心里面了无意趣,头脑也是空空如也,更谈不到什么情怀和品性,一下笔原形毕露,看起来画得一个比一个繁复精到,层层堆积,一切交代的无微不至,好象都是做效果的好手,但是看多了不是伤眼睛的事,而是太瞧不起读者了,就像一个废话连篇的弱智电视剧一样,严重侮辱了读者的智商。这样令人扫兴的画家在当下俯拾皆是,各个一身人肉活得光彩胡射,但越看越觉得怎么那么的贫穷与寒碜。

忽然想,艺术是一个民族心态的镜子,那么在中国当下艺术这面镜子里,我们能看出些什么?


就连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问他:“在你的经验和感受里,中国文化最应该摆脱的阴影是什么”?他说:“可能是现在中国与伟大哲人比如孔子、老子和庄子传承下来的智慧渐行渐远。”


难怪净空法师一再语重心长的说:中国近百年的文化就是不断失去自我,没有自信,投靠西方的。所以中华民族走到了危险的边缘,我们该到了认祖归宗的重要时刻了。


这一点,在八五新潮前后,石虎先生就有奋笔而书的《蛮梦》表明了他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决裂,这由于他对吾人道性文化的神性自觉,当一个人的精神内在圆满充实,当然自信威猛,远离时风,这一点就象所有伟大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一样,内心完全“与真幽会”,寂静的啼听自我心灵的回音,有志于“从零重新开始”,而深入“探求绝对”,“与自然不断亲交”或“与自然对话”,他们主张作品的创作要“象刚出生的婴儿那样,或者象原始人那样委身于自然的创成过程中,天真无邪地眺望自然,不仅要抓住自然的现象,更重要的是抓住其根源的生命”,“恰如天地的创造行为一样,只要和暖的气息一吹,就会成为有生命的东西”(倍尔克莱)。

“要通过敏锐深刻的直观,揭示使一切事物呈现各种美的姿态的那个本原性的、创造性的生命,或揭示生命自身的秘密,揭示“绝言诠”的东西的神秘实体,领悟和体认这个实体的存在。这正是圣人和伟大艺术家们的志向所在。”(笠原仲二)


这些文字如同石虎先生的著名论著《神觉篇》、《笔篁篇》、《论字思维》一样都是一针见血,直指文心,一点都不含糊,但当下的画家对此早已含糊不清了,哪里还会有这样的精神志向,没有精神、志向、心性、灵魂的人,手下究竟能干出怎样的勾当。在这个物质的时代,高速经济增长的当口,一切金钱至上,物欲横流,什么也逃不过商业的利爪,当代艺术正逢其时,艺术与商业穿上同一条裤子时,艺术当然被装点的闪亮夺目,艺术家们不是逼良为娼,就是改正归邪,总之一切都被娱乐被物化被戏弄。在这样喧嚣热闹的背后,仍然有一种精神在活跃着,完全忠实于自己的灵魂,好象是“从孤独到孤独”的漫游与冥想。石虎先生就是这样伟大的艺术家,他的内心里纯净的只能装下他的艺术,每天似乎都在自己艺术的玄奥世界里沉思遨游。作品的数量之巨涉猎之广,也是他同代的画家之中罕见的。每过一段时间见到他,都会看到他冒险似的作品,总是和上一次看到的不一样,但都是遗去机巧,意冥玄化,得自家灵趣、自家本质、自已生面的活的画,这些山不山水不水人不人花不花的妙作,总是弥漫着一种隐秘的灵智,每次观画总让我的内心不由自主的颤动,就好象画作里的精神之花在我的内心里盛开了一样,简直不能自己。这是这个时代难得一见早已缺失的却是东方艺术灵魂性的精神,我当然懂得什么是真诚,同样也懂得什么是虚饰,骗子只能得逞一时,但决不可能永世得志。艺术的报应来得时候也是六亲不认的,坏得跑不掉,好的赖不走,终究会各得其所,各归其位。


归根结底,真正的艺术无非就是唤醒传统血脉里沉潜甚深的精神,赋予它新的生命。石虎先生的画境与书道,二十年来持久感动我的正在于此。


中国画就是线条的艺术,石虎先生的《线论》里面早已深刻的论述过,我当然相信。他曾看着八大的画对我说:“八大的画就是在画空”,我说:“只有这种具有身家性命的线条才能杀破虚空,一画破天,一般的线条哪能画空啊。”并且我觉得要抵达中国画的深远境界,书道依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当然是要此路必经的。但看近百年来的中国画坛,事实让人沮丧:无数英雄竟折腰。我与石先生翻看由许宏泉主编的《百年中国画家书法》时,我对石虎先生直陈我的观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让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画坛的贫薄与可怜,不用看画了,书法就是心印,一个人心里的底细与心思,甚至品性就活生生放在那里,再没眼神的也能看出个七八不离九。齐白石、黄宾虹那一代的人,很多人也比他们俩差远了,但字里行间还有精、气、神,有文气也有风气,总之让人看了心里不难受,当然象石鲁先生棱角分明,尖刻凛然,似从灵魂深处吼出来的泼辣字迹,也只有他才能写出那样有脾气有性格的字。反观当代活着的,除石虎、韩羽深知书道三昧外,其它勉强能看者,也不足十人,这么厚厚的一本书,基本上把现在国画界看似牛逼的人物都记录在案,简直就是一本中国画坛的反面教材,赤裸裸折射出中国画坛假大空的苍白景象。石先生说:书法除过书写内容,它的表现形式还有多少的可能性。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书法的表现都是沿袭古人的书写,属于书法的前半部分,那后半部分就要由我们来完成,这就是书法的现代性表现。我当时偶然翻出沃兴华的书法给他看,石先生很认真的看完后说:“沃兴华对书法是尊重的,他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笔法线条都能看出他敏锐的神经末梢,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我很欣赏他的创作,这是有深度的书法,当代书法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高度,并且预示着一种方向,这很不容易。”听得我无话可说,因为我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但我对石虎先生这样的大家能对一个陌生的书家坦诚己家,的确深为感动,真正的艺术总会有真正的知音。


缘份所使,去年10月初,石虎先生应邀来到我新搬的工作室,又有了与他朝夕相处并接受他思想智慧洗礼的机会,我当然和工作室的朋友们兴奋异常,半个月就在这个自然质朴甚至有些粗野的院子里,大家从早到晚困了睡饥来吃,该起舞时就起舞,该狂啸时就狂啸,喝茶聊天画画写字,一切都显得原生态的自然、自由、质朴。每天的阳光自觉的就那样洒下来,象豁出去了一样,照耀得我们什么话都能说出口,简直冲口直吐,不计工拙。石先生完全喜欢在一种淳朴、真率、自由而有某种原始意味的环境与状态里画画、聊天、喝茶、生活,这一点完全象铃木大拙对于禅宗所说的“是喜纯、诚挚与自由”。真伪艺术家在这几个字面前,立即就会显出原形、本性来,我对此深信不疑。


与石先生接触多了,他的一些特别有意思的无意识举动或者叫生活中有趣味的一些小动作总让我的内心里感动不已,那么大的画家怎么那么的小孩子气与质朴可爱。比如他在画画、谈话时总是全神贯注,他总会看也不看就把烟放在嘴巴里,结果火柴点上去了,啊呀!又点反了。并且说起话来也就顾不上烟灰了,衣服上总是刚穿上新的就已墨迹斑斑,烟灰飞扬。


画画时,先生刚换的衣服又弄上墨汁,笑说:“这是高档料子,弄脏了”。
我说:“反过来穿就是新的了”。
先生大笑:“这个提议好,我认为这是今天最有价值的话,再来一幅,名为‘更衣图’,题款为:让浅色衣翻里边深色向外,石虎”。


一会儿,先生口渴,端起桌上一杯水,觉得发甜,才发觉不是自己的杯子,后知道是我的板蓝根冲剂,他哈哈大笑道:“这个好喝,一了的也是我的,我的也是一了的”。又一会,又渴了,拿起杯子就喝,唉呀!喝得一嘴黑乎乎的,原来不知他啥时候又把毛笔沾进去了。


路经高速服务区时,需停车方便,先生脱鞋而下车,我问及他的鞋呢!他边抽烟边说:“穿鞋是为了自在,当你不自在的时候,你穿它干什么?”


在仓库里总会看到他衣服的扣子上下错位,袜子有时候也是反着就穿出来了,我知道他的心里才不会装下这些大不了的事情,就象他说的质朴、自由才有至美,这也是艺术最重要的元素,还要加上智慧,这三点缺一不可。
石先生对我们一群对艺术怀有赤诚之心的青年人简直苦口婆心,一句一句的精句妙语说出来还不行,并且还当场笔墨演练,他总像个孩童一样充满了对笔墨无意识之境的好奇与冒险,他总是闭目而书,腕下崛风,似字非字、似画非画的墨痕,似由心气呼吸而成,借神的力量来完成,这就是他所说的创作的神觉状态,完全超越了逻辑、理性的羁绊,他说:“画心,而不是头脑在画”。他游戏过的纸上总是生出奇奥诡异、性灵活现的生命意象,就像“万物出生之精灵”(金春禅竹),这样的汉字书写与画境总是让我的心魂超越了世俗的日常的知识与经验,完全提升了我的心智,豁然澄朗,童贞洞明,这绝不是故弄玄虚的文字游戏,而是中国书道与绘画的本质精神,在石先生眼里就是神觉道性。不明白这一点,实际就不会真正由衷的认知中国书画的幽玄、“绝言诠”、“不思议”的通灵境界。


他说:凡高把不会画的元素带入绘画,卢梭也不会画素描,但他们的绘画有宇宙的大生命精神。画无不是画有,无是心灵对美的感悟,有是有限的。胸有成竹都是画匠,没有幻想与模糊,就没有奇怪发生。不可行才具创造性,可行大家都知道,要画不可行、不可知的东西。我画牛的时候,对牛的结构都是模糊的感觉,要有儿童的状态,如果只是写生,那最后就是画个老黄牛。齐白石讲中国画在“似与不似”之间,对于我们而言乃“是与不是”。不是与是交融其间,不是是是的延伸,是也是不是的思维延伸。创作时要懂得思维延宕,思维不是思想,思维更接近灵魂,思想充满了逻辑、理性,艺术的思维充满了灵性与玄秘。塞尚说:“只要色彩饱满,结构就不是问题。”对于中国画线条就犹如色彩,乃是中国画的灵魂性存在。


科技的发展,物质的膨胀使人异化,成为物化的奴隶,物化使一切进入娱乐,文化、艺术统统被娱乐,为娱乐服务,或成为娱乐本身。


人成为物的零件,人失去了自我的灵魂。愚蠢的年代,真理都是悲剧(这让我想起卡夫卡的“真理总是深渊”的话来)。我虽然无力改变,但我明白什么是真理,并且坚持到底,现代汉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文心散失,母语的丧失预示着民族的灭亡。所以从母语出发是很重要的,这才是中国艺术的大道,我们要把这条路走下去。

这些话完全浸透了我的心,我欲无言。


 

巨匠石虎

巨匠石虎

巨匠石虎

巨匠石虎

巨匠石虎

巨匠石虎

巨匠石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