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看别人 |
中国美术馆终于在2006年7月份举办了《弹指长痕——李老十遗作暨捐赠作品展》,让人们一睹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艺术家傲世独立,神人假手的绘画造境。识者无不深心震撼!窃以为当下画坛,殊少有人真正明白中国画背后潜隐的渊深的道家精神与禅机玄理,大多流于浅薄的文字游戏与口头表演。老十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所作无不超出尘滓,幽情冷眼,直指人心。苍老澄明,孤高独处,尝透生命玄机的笔墨映射出老十心性的纯净无染与绝俗的幽深的生命情怀。这是中国画家最重要的禀赋与品性,但在当下确实殊少见到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位生命只有39岁的艺术家却以他超然拔俗的艺术使他不朽于当代美术史!若以当下画坛所谓虚假大家漫天飞的局面里,老十确实为真真正正的大家,需要美术界、文化界来正视与珍爱。在当下国画繁荣昌盛的假相里,国画实际上已不姓“中”了,老十的画儿是地道、纯正、朴厚的中国画,笔墨深处浸着透明莹洁的心性与超然孤傲的人格,“直取性情真”!唯有知者才能明了其作品的深度、高度、阔度。因为艺术只是生命的化境,它与一切的艺术以外的假相无关,包括身份与年龄。
宗白华曾说:“艺术的境界,即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老十图画的深境幽远灵逸,心游太玄,直泄造化之秘,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
《怀念老十》此文为我前几年在《东方艺术》改版时所写的文字,都是心里的话,那就再次放在这里作为一个深心的精神记号。让我们用心静观老十的画境,澄怀味像!以心印心!
怀念老十
文:一了
听月斋里挂着两张我珍爱的画儿,对我而言,它不仅是寄托内心哀思、深情的艺术绝品,于我更是一种警目明心、去蔽存真的“鉴戒之具”。画儿的主人便是画坛奇才,英年早逝的李老十。
不敢想起老十,但每天都面对他的画儿,这是一种何言以堪的怅惘心境呀!哎!……天妒英才!深深的叹息将人引入无言的空虚。
我只去过一次老十的家。
没有去之前和他在朋友的雅集中见过几面,他寡于言辞,但朴素、厚道、人情味极浓,让人有一种很温和、容易亲近的感觉。这确实是感人至深的,因为在皇帝脚下的京城,自以为不凡的、“牛逼”轰轰的艺术家“爷”们俯拾皆是,见多了便见怪不怪、习已为常了,偶然见个真实、纯净、自然的人儿,一下子反道把我怔住了,半天回不过神来。可敬可爱的老十,让我的眼睛长了“失却久矣”的见识。
没去老十家前,我早就闻名他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或几棵,记不清了)大槐树。他好和朋友在树下乘凉、下棋、吃茶、吟诗……那里集聚了一批京城不俗的画坛人物,如王镛、陈平等等,因他们共同的艺术理想、旨趣而走到一块儿,圈内知道的“槐荫诗社”便在这里活动。这不仅因老十的画儿深境独造,还因他的诗文渊然超迈,更因老十的为人宽厚深情。
去老十家那天,我是为《禅艺研究》约稿,这也算是最好去拜访他的理由吧。老十热情待客,自然而朴素的风度,至今历历在目。他对中国画及传统理论精神悟入深彻,对禅宗于中国文人心灵及艺术的影响,他深契其间。因而他爽快、认真地为我准备了稿子、图片。那天,他还说起要做一件有意思的事儿,让画家为作家写文章,让作家为画家画像,出一套书肯定很有意趣。并问我有无兴趣参与,我“受宠若惊”!(未料,这件事儿现在只能存在于记忆之中了。)
后来,《禅艺研究》刊出了老十的文章及画,老十见到后,心生欢喜,可能理解我办报的艰辛,便在我去京办事时,送我二幅画儿,作为对报纸及我的支持,我不好意思地心领并接受了他的“一片心”。这就是我寄身托命的“道场”悬挂老十二张画的由来,述说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心里哽咽憋闷,没劲透了。
这二张画,一幅扇画,只画着一条鱼,苍老高古的笔致透出空寂、荒寒之意。半张半闭的嘴弩着一股倔强之气,瞪着眼睛,翻着白眼,傲视一切的孤绝之气令我不寒而栗,警示自个儿来不得半点虚狂与懈怠。另一幅条幅,达摩尊者的活脱气质以及苍茫古奥的意旨在其肆意放纵的逸笔纷披中淋漓凸现,题款书法苍雄、拙厚,线有篆籀气,有八大意韵,更见老十自家风气。上边写道:“这个头陀,自号达摩。闲着没事,镇曰傻坐。夏雪冬雷,山花摇落。一觉睡去,江水寒波。”好一个“江水寒波”!这个“寒”字在老十的画中,无论“人”、“荷”均被活参透悟、深入骨髓。他笔下的“荷”都在秋雨滂沱中衰老枯谢,荒凉冷落、寂寥幽远……他笔下的“人”如李贺、刘伶、铁拐李……皆游目太空,独步寻幽,虚芒诞幻、无人自足的造境直触吾人艺术的深沉境界,绝非俗肠之辈所能识。他笔下的“鬼”非鬼也,皆世间百态、尔虞我诈的众生百态,那种幽冷荒凉、阴气可怖的处境是否映射了老十对社会现实某种郁积已久的忧愤情怀与隐微意绪?暗含“愤世嫉俗”的讽喻之意。冷眼幽情的老十画境,正是他饱含炽热深情、生命尊严的“心迹”。那种“雨冷香魂吊书客”“谁念幽寒坐呜呃”的深境唯有老十的心里明白,孑然独立的老十呀!你留给画坛无尽的“?”与“!”,更留给朋友们无尽的思念。
去了那边的老十,“求”得就是一份澄明的宁静,身处俗世的吾等,不该“瞎猜”、“思量”他纯净、伟岸的艺术与人品。
我深感内疚。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