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乐泉兄写的一封信

(2007-03-12 12:40:28)
分类: ·我看别人
致 乐 泉

乐泉兄如晤:
内心的惶惑与愧疚令我很不安,真得,好长时间都让我的心思剪不断理还乱。你的二次来信我都收到了,看了,感觉是:以心印心,冷暖自知。


为你的新书写序是我非常愿意去做的事情,怎奈我的文字能力似乎让我有些胆怯,这绝非矫情。你在信中将我以“当代高人”来抬爱,更让我“悲欣交集”(此处悲乃自悲之意),我为你的器重而喜悦与深感压力,我虽然总对“见贤思齐”有一股勇猛精进之心,但断不敢以“高人”自居。我敢说,在当代书坛,真正臻于书道深境者实际上不足五人。兄当算其间高人也。我曾对识者朋友说,江浙乃历代文人风流道场,书道贤士代不乏人,然当今真知书者,似乎凤毛鳞角,如以江苏书坛来论,兄当为真正书道高士,也不过一人而已,其余虽有略具才情者,也不过器识不大,不足观也。此论看起来似有些武断,会让人不舒服,然却是我心底所见。如有人以为一了所见乃目疾之言,我断不惭愧。


实际上,做为古人修为人格、心襟、器识的“见性之术”的书法在当下,殊少能见直指人心的“见性”之作,没有幽玄、灵逸、明澄的气韵怎会有“生意浮动”之作呢?在各种各样名目繁杂的“展览”里,我们固然会看到一些具有才华、才情的作品,对于空间的结构拓展加上线条的力量与变化,有些作品的确带给人眼睛的刺激,但刺激过后似乎缺少一种幽意难却的气韵,这个“气韵”就是书法内里浸着的深沉而玄秘的精神,唯有具此清亮明澄心性的智者方有“幽然心会”的了知,否则,徒具形迹而已,或离书道究竟远甚。


兄之作,无论行草篆隶,皆“生意浮动”于尺素之上,犹若虚空划破、寒塘雁迹,总会让我想起“竹影拂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诗句,禅意涌满心襟,一片澄明。在你笔下,那种闲适、幽远、散漫不拘的笔迹里总有一股雍容、悠游的清朗之气在婀娜中飘逸,这是一种干净的明亮心性的映射,这种可贵的气质不是每个书者所能具有的,这种秉赋是参透书道玄深的觉者才会有的。我非常能知道你笔下化出的“个中消息”所暗含的究竟意旨,我总能在你的字画里看出你的心性的表情,就好象我总会想起那年去南京在你那狭小的简朴的却又充满生机妙趣的家里,喝茶、聊天,你的少少的语言加上满身的和气再加上一清至骨的品性着实令我的内心感动。在当下这样的感动于我少之甚少,我相信,书画是心性与品性的表征,在那一点一拂的逸笔撇脱里人性深层的一切玄秘与妙有都于刹那间幽显,这时,你内心里有多少含量就会在白纸黑字间暴露出来,一切的造作与遮掩都逃不过行家的眼睛。结果,你的作品就会被林散之、谢稚柳、沙曼翁等知者深情推重,其他的俗人俗眼怎会获知你笔下的秘密呢?俗人俗见也不会对你产生什么“心动”,“风幡之争”解决不了究竟大义。对于书道你是真正深明大义的智者,当世殊少有人及此。


虽然这几年我对书写的实践与思考完全转向了当代艺术与观念艺术的方向与领域,但愈对书写当代性的思考与实践,反而使我对书法传统的深刻精神有了更深一步的、或者说别一种视域的思索。做为古贤修为人格、培植心性、甚至参禅通玄的“见性秘术”的书法,在传统文人的笔下并未完全和深刻的解决终极问题,大多不过表面的有意无意间的书写,却加上了庄禅哲学的想象,赋予其想象中的意象精神,实际上中国古人的书写并未完全达到书法美学中所营构的幽玄的、诡秘的、脱俗的至高境界。我愈来愈觉得,书法的难懂远甚于对绘画的解读,吾人的哲学最讲以少胜多、以一当十、寸剑伤人……用最简略的语言表达最广阔、最绵迷、最幽深的精神。书法便是解决这种哲学思想的最佳利器。然而,它太抽象太玄秘太深不可测,不要说对他的修炼需要“磨砖作镜”的苦行,就对它具有深切的“懂得”与了知其中奥义,就殊难殊难了。当下书坛,在笔下幻化映显心性玄微者,几不多见,大多显得是聪明、技巧、知见、力气,但看不见书者的心性与品性。书道内里浸着的玄秘精神,唯有同样浸着的心性才能“如在镜中游”。兄是参透此间三昧的智者,弟从心里有着如此的理解。


有了如是的“蒙养”,下笔自有神气,神人假手,此之谓也。书画同源不同家,然殊途同归,皆代造化传言、传情而已,故而兄的画儿,逸笔草草、残山剩水、只鸟幽竹、古月老马……也都能“见得真性情”,没有一点当下画家的奇技淫巧、鼓努为力的卖弄与习气,这与你的书写修养直接挂上了钩,自然满纸云烟、气化氤氲,醒透清亮之气直指人心。我对当下学书者大多跑码头拜名师学画画,所谓名目繁多的这个“班”那个“班”,深感好笑,不是因为画画不好,而是大多处于经济、市场或急功近利之想,画出的画满纸的“死山死水”或无半点气韵与灵气,让人生厌。兄之画作,尺幅不大,却风气纯良、灵气荡逸,没有一点逞强、显露、造作之感,反而让人眼前干净,颇得静净之境。这是我对你的书画由衷喜爱的缘由。


当然,我觉得,书画在灵逸、风雅的气质里,如若更多朴野、无碍的“得大自在”,那么也许真会“桶底脱时大地阔”,虚空粉碎,干干净净,一切神遇而迹化。我盼望看到您更多无羁无绊、大朴不雕的笔墨造境,当然,我也完全相信,你会产生出无愧于书法史的当代书写,时间会等着印证。
好了!就此打住,言不尽意,别不一一。

                    一了于丁亥新春老家皋兰  07.3.12

       

给乐泉兄写的一封信

给乐泉兄写的一封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