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到谦祥益看告别演出时,闻知老太太的情况不大好,心中怅然。在我印象中,老太太台上台下都是那么亲和自然,这对于一个相声演员,尤其女相声来说,太稀少且珍贵了……
在天津长大的孩子,马三立、常宝霆那样的泰斗巨匠自不必说,于宝林、冯宝华、田立禾、刘文亨、高英培、李伯祥、魏文亮、魏文华等等,这些老艺术家的风采,给我的童年和少年留下太多欢笑和回忆。
如今相声听得少了,总感觉年轻演员身上少了那种行云流水,包袱是挤出来的,不是流出来的,多了些造作,少了些风格。所以,脑海中时常出现的还是这些老艺术家。
女相声演员难,能从旧时代走来更难。又走了一位有风格,脱俗大气的老艺术家。纵使舞台还有女相声演员,但再也难有魏文华的美了!
记忆的闸门一旦被触动,便一泻千里,情不自己……
童年时,床头有台唱片机、收音机、录音机三合一的立式柜。评书相声京剧,伴随我成长,是我关于家的记忆。中学和大学时,省下早点和零用钱,到南市的中华曲苑一泡就是大半天,下午鼓曲场,晚上相声场。中间间隙,在南市买个牛肉烧饼,一瓶山海关,至今仍是我心中对美食最深的眷恋。
散场后,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大街小巷。那时天津的夜很安静很亲近很美丽,路灯灰蒙蒙的。人渐少,我会撒开车把,纵情梦想着未来……
为此,我还曾班门弄斧的说过几段相声,在天津登过台;亦曾煞有介事的写过相声,在北京获过奖。这些深埋的记忆,已鲜有机会再被提及了,但我却一刻都未忘怀过……
后来,城市变了,这些熟悉都变成了陌生,所以我走向了文保这条路。如今,天南海北,无论走多远,只有在那些熟悉的声音中才能回味乡愁,怎能不让我倍加珍惜!
穆森 2018年8月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