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晚的危机

(2018-02-22 19:25:07)
标签:

文化

春晚

快餐

穆森

陪伴

分类: 艺海拾遗(戏剧影视谈)
             春晚的危机
     对于央视春晚,我一直持包容态度,视其为年夜饭式的陪伴。

    在信息化、泛娱乐化的网络时代,已走过三十多年的春晚,确实很难与时俱进了,
其依旧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收视群和影响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因为真实的中国
不在网络,而在城乡大众,老龄化社会的迈进,陪伴的意义更无法取代,这才是春晚
存在的价值所在

    春晚的本质在于大联欢,要亲民温馨,这点北京春晚做得很好,收视率亦成为省
级之最。春晚因属于大众,才成为国家符号。越是体现国家,越要俯下身子,以大众
的审美需求为准绳,为大众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
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
民族才能好。”这是今年春节团拜会上的国家之声

    在艺术创作上,国家二字应该体现在哪?无疑就是质量二字。我们的语言类节目,
多少原创性是最低门槛和要求,是否达到了喜剧的艺术标准?大众化不是庸俗化,
喜剧首先是美的不能是丑的

    我们的歌舞类节目,有多少可流传?艺术的感染力不是通过口号完成的,一次性
歌曲是有违艺术规律的。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缺
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因此,我们既反对政治
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
的倾向。”

    所以,我们更应反思,非不能而不为也。同样是歌颂,像《在希望的田野上》、
《走进新时代》、《为了谁》这样的作品,不仅为春晚增色,同时也通过春晚成为
经典传颂再如当年的《常回家看看》,今年的《我的春晚我的年》,既接地气,
又有情真意切,这样的作品还有多少?

    再一个问题就是态度与价值观,这二者不能被消费化和快餐化。将两位耄耋之龄
的老人放在凌晨以后,是否太不人性化?

    春晚既然是大众的,国家的文化符号,那自然就是公器。利用公器来为淘宝做广
告,合适吗?在这点上,今年各省春晚走得更远,几段节目插播一大段广告,更有甚
者,像天津卫视用非遗年礼的形式,不讲非遗核心价值,而去为企业做广告。

    真心希望春晚能回归到陪伴,能体现出温馨亲民,能涌现出一批立得住有感染力
的艺术作品。年夜饭是正餐,不是快餐,少些功利吧。

                                                穆森  戊戌年正月随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