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呼万唤始出来,《国家宝藏》已在央视播出了三期,可谓好评如潮!
作为文博与大众传播的深度合作,用适度娱乐的方式让文物活起来,无疑是一次创举!中国原创综艺,国家电视台制作,九大国家级博物馆重镇,件件文物都国之重器,无不彰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
有评论说,明星成了主角。我倒觉得,节目的性质就是文博走向大众娱乐。术业有专攻,博物馆长恐怕很难独立承担起支撑节目,绘声绘色抓住更多人眼球的任务。因此,借助大家熟知的明星为文物服务,为博物馆服务,亦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度在哪?博物馆长在节目中的定位似乎还可以更往中间靠拢些,而不是简单的摆设和坐而论道者。要把握好文博可娱乐,但不娱乐化的分界线。

利用明星诠释文物前生今生的单元剧设置是节目最大的亮点和观赏性。剧情既要符合文物的核心价值和历史背景,还要放置矛盾中符合戏剧规律,这二者关系的平衡构成了该节目的第二个可以探讨的空间。第一期中的三段故事其实都有可商榷的空间,应该还可以更好看,完全可以利用戏剧自身的张力展现文物与时代,与人物的关系。毕竟节目的核心是文物,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应该是首位的,在展现人物关系和细节处,最好不要过度的嬉笑化,多一些考究才是。

因此就有了明星的选择和态度问题。以第一期为例,用李晨饰演宋徽宗,从气质上就无法贴近。王凯饰演的乾隆,剧中的大度和自信没有充分诠释出来,看到更多的是演员的疲惫状态。梁家辉饰演的司马光略好些,只是他的普通话限制了在舞台上更好的展开。
当然,瑕不掩瑜,节目的贡献和开拓意义,让人充满期待。相信这些问题可以在探索中逐步调试和解决。中国需要这样的综艺,文博需要更多的关注。
穆森 2017年12月随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