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军阀祠堂为何装王府

(2012-08-06 17:12:48)
标签:

文化

李纯祠堂

庄王府

文化遗产

单霁翔

世界新闻报

文物

旅游

天津

穆森

分类: 文保生涯(探索文保路)

刊于《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201083日)。署笔名。

      军阀祠堂为何装王府    

       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李纯祠堂摇身变作庄王府

       军阀祠堂为何装王府

近代以来,由于天津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吸引了大批清朝遗老遗少涌入租界生活,清末唯一一个参加义和团的王爷——庄亲王载勋,并不在这人群之中。

但在天津偏偏出了一座“庄王府”。据天津媒体报道,今年五一期间,天津庄王府开府大典在原址隆重举行,天津市旅游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天津市文物局)相关领导和千余群众参加典礼,盛况空前。宣传中所称的王府,本是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天津重点保护历史风貌建筑李纯祠堂。祠堂变王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王府是装出来

李纯祠堂为北洋军阀时期的江苏督军李纯所建,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西侧,是天津市内最大的古建筑群。根据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成果汇编而成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天津分册》记载,李纯祠堂,建于1914年至1924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照壁、石牌坊、华表、神道碑、前殿、中殿、后殿、配殿和回廊等组成。后辟为南开人民文化宫,1982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底,南开文化宫古建筑群修缮工程,经过天津市专家学者多次论证,由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南开区文化旅游局局长张金锁曾对媒体介绍说,修缮工程按照“原来造型、原结构形式、原构件质地、原制作工艺”的古建维修原则进行。

然而,修缮后的李纯祠堂,从里到外改头换面成了“庄王府”。祠堂前新修了一座山门,上悬“庄王府”大匾。“一到庄王府大门,给人第一感觉是‘假’。门额上用的‘庄’字,是新中国成立后才使用的简化字,清朝怎么可能用简化字呢?”一位游客在博客上写到。

据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介绍,新建的这座门,完全没有历史依据。开山门见照壁,这是古代建筑的基本格局。现在的山门与照壁呈L形,整体建筑格局被破坏了。

李纯祠堂的白色文物保护标志牌还在,但每个院门之上都挂着“庄王府”字号,甚至有的院子侧门还会伸出一块砖雕,上书庄王府字样,似乎时刻在提醒游客这是王府。进府后,必须奉上50元的“门敬”。参加射箭等游戏活动要元宝,每个元宝也是要额外交费的。王府文化系列展览、王府生活实景演出以及民间传说的银安殿、九道圣旨展出和王府家宴等遍布其中。

能体现祠堂特色的建筑原色都被淡化了,神道碑被平移到了临街一侧的角落里,园内鲜有李纯祠堂历史介绍的任何文字。一些在附近拉活的出租车司机笑言:“庄王府,简直就是装王府!”

据了解,截止记者发稿,天津市文物部门并没有对这座建筑进行验收。

祠堂和王府不相干

从前,李纯祠堂附近居民只知有祠堂,并不知有王府。天津“小故宫”和天津“庄王府”的说法是近些年才兴盛起来的。祠堂为什么要变成王府呢?这还要从庄亲王载勋说起。

北京庄王府位于西直门外太平仓,当年载勋支持并利用义和团运动打击洋人,他的王府内变设有一团团的拳坛。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对庄王府进行了严重的破坏。1914年,江苏督军李纯及其弟李馨以20万元购得庄亲王府,拆除王府剩余建筑,在原址建房,称为平安里。李馨所书的“平安里”的砖刻匾额至今保存在北京市西城区文物部门。拆下的建筑部件运抵津,于1923年建成李纯祠堂。

近年来有一种说法频现于天津媒体,“由于李纯祠堂的建筑结构与当年的庄王府建筑一模一样,故有天津‘庄王府’之称。专家论证后认为,其三宫古建筑群的建筑格局,基本保持了‘庄王府’的原貌。”

对于这种说法,2010年春节在南开区召开的专家学者团拜会上,多位专家表示强烈不满和明确的反对的意见。

主要的反对意见有这样几种。第一,李纯购得北京庄亲王府时,王府因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已是残墙断瓦,谈何原貌呢?第二,李纯买下北京庄王府,拆下的王府建筑部件运抵津门,天津本没有庄王府,李纯祠堂何时变成天津庄王府原址呢?另据1931年的《燕都丛考》记述:太平仓有庄王府,今其西为帕王府,其东为李纯家祠(北京),其旁建筑曰太平里,俱庄亲王府地。可见北京庄王府占地面积之大。有学者提出,李纯祠堂的面积相当于北京庄王府东路建筑的一小片,其规模与庄王府不可同日而语。第三,李纯祠堂前部形制类似于陵墓,有神道碑、华表和牌坊等,哪家王府会将府邸变成陵园呢?

所以笔者认为,李纯祠堂与北京庄王府的关系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了庄王府的建筑材料,绝不等于庄王府在天津的异地重建。

然而,在铺天盖地的旅游宣传中,这些不同意见踪影全无。据报道,修缮完成的“庄王府”正在有意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消息人士称,申报材料中并无庄王府字样,使用的名称仍是李纯祠堂。

历尘看史

李家后人:还历史以清白

李纯祠堂“装”王府,对此最难以接受的是李家的后人。近年来,他们不断向天津政府各级部门写信、反映情况,只想让世人知道这座建筑是李纯祠堂,不是什么庄王府。“我们不要钱,也不要名,只要他们保留我们(家族)的一个名牌,告诉大家一段真实的历史。”

李纯是天津人,也是天津近代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深受袁世凯器重,号称北洋军阀之“威武上将军”。李纯46岁暴毙,官方说法他因忧国忧民而自杀,是北洋军阀中唯一一个死于自杀的人。

李家后人和文物保护者都认为,李纯原本想建一座私宅,为追求王府的气派,采用了庄王府的旧材料。后来被人举报所修的大宅越制,李纯怕袁世凯怪罪,谎称自家在修祠堂。李氏祠堂修了十年才竣工。李纯死后,李家败落,京津等地的家产被全部分光,所以李家祠堂并没有发挥祭祀等家祠的功能。

李纯从来没有建王府的打算,他所修的更不是王府。按照清制,王府不能修戏楼,不能有活水。而李纯祠堂不仅有戏楼,门前还有金水河。清代图典中有各大王府的全图,庄王府的图就保存在北京西城文物部门,与李纯祠堂格局并不相符。

“那段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说起来传奇又有意义,可现在一个莫名其妙的‘庄王府’没头没脑的钻出来,简直不伦不类,歪曲历史。”李家后人说。

评论:谁愿花钱去看祠堂?

有关部门在给李家后人的回复时,曾说:“谁愿意花钱去看一座祠堂呢?”一语道破了李纯祠堂“装”王府的玄机。

网络论坛里还有自称是“在天津文物部门工作二十余年”的人士,发出这样的声音。“装王府是不对,可酸文假醋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不是法律,是钱!不是赚钱的钱,是花钱的钱!也就是说,修文物的钱从哪来的问题!”

以旅游养文物,以“王府”养李纯祠堂,这样的思路可行吗?即使可行。但改头换面,张冠李戴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冯骥才等天津的知名专家学者都曾表示,政府搞旅游我们不反对,但前提是不能牺牲文化遗产的真实。

79日,国家文物局与国家旅游局在北京正式签署了《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旅游局将加强合作与会商。该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文物旅游战略合作新局面的开始。

开辟为旅游景点的文化遗产不计其数。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多次说:要让文化遗产拥有尊严,有尊严的文化遗产,必然使城市更美好!如果因为旅游开发的需要,一座祠堂被强加上一顶王府的帽子,这样的文化遗产还谈何尊严?

恐怕正如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所说的:“全世界恐怕就只有中国的旅游是‘吃、住、行、娱、购、游’,没有半句提到文化教育,而且还经常骗人,以骗为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