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拍五大道)
10月12日至13日,应天津市的邀请,谢辰生先生带领国家级专家团(徐萍芳先生和陈同滨先生)来到天津检查五大道“聚客锚地”工程,并听取各有关部门的汇报及规划方案。值得肯定的是,之前的“聚客锚地”项目经过调整后,已经正式更名为了“五大道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示范区(专家建议为实验区)”,区域内的历史建筑一个不拆。整个街区将本着“整体保护,有机更新,保用结合,修旧如旧,安全适用”的原则进行保护规划。听取了各方的汇报和意见,谢老、徐老和相关专家对实验区未来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和建议。至此,轰动全国的“聚客锚地”项目画上了一个句号!
我简单梳理了一下自去年五大道“聚客锚地”工程开始至今的心路历程:
2008年9月18日,我们发现五大道部分地区贴出“拆迁评估”。
2008年11月,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对五大道的拆迁做出解释,正式公布“聚客锚地”项目为政府重点旅游开发项目。
2008年12月,我们在天津举报无效后,将具体情况上书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
2009年1月,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根据志愿者的举报,联合下文要求天津加强保护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
2009年1月至3月,拆迁一度停止。
2009年3月,五大道“聚客锚地”范围内贴出新的“拆迁通知书”,拆迁力度忽然加大。巡回法院纷纷进入拆迁片。
2009年5月,我们邀请谢辰生、张文彬、陈志华、李先逵、杨志军等权威专家现场考察五大道“聚客锚地”对历史街区的破坏情况。随后我们起草了《关于保护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的紧急呼吁书》获得谢辰生、张文彬、罗哲文、陈志华、张忠培、阮仪三、马自树、李先逵、张廷皓、杨志军十名国内权威专家的支持,轰动全国文博届。
2009年5月至6月,《南方周末》、《中国文化报》、《世界新闻报》、《商报》、《法制日报》、《建筑时报》、新华社《瞭望》周刊等数十家媒体大篇幅报道这一事件,引起全国关注。同月,谢辰生先生将天津、北京、南京问题上书中央,得到总理的高度关注,并作出多次重要批示。
2009年6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谢辰生先生、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调查组先后抵津,对五大道“聚客锚地”工程进行督查。
2009年6月至10月,“聚客锚地”工程全面停止,进入整改期。
2009年10月,“聚客锚地”正式更名为“五大道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示范区”,修改后的规划方案送谢辰生先生等专家审评。在确定历史街区整体保护和历史建筑一座不拆的原则后,谢老建议将“示范区”改为“实验区”。
在此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五大道保护的各界朋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