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艺海拾遗(戏剧影视谈) |
让历史暂时倒流,回溯到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让我们将歌声放飞: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当伟大尚未成伟大时,他们是平凡的,但也正无数的平凡,孕育了伟大!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国家的昌盛,青年们舍生忘死,到处碰壁,仍上下而求索!有一些青年,成为了军人,以枪杆子救国;有一些青年,成为了文人,以笔杆子救国;还有一些人,成为了戏剧人,以舞台形象救国。他们结集在春柳社、南开剧社、左翼联盟周围,以敢担天下担的气魄,积极努力的创作着一个个生动鲜明的舞台形象,高喊出:“中国不亡,有我在!”而这些伟大都有一个共同点——校园戏剧。
顾名思义,何谓校园戏剧?以广大学生为主体,以热忱思想为主题,以真实情感为主线,以生动人物为主角,以现实生活为主干,以解决问题为主旨的戏剧,才配得上校园戏剧的历史沉淀。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中国戏剧是青年学生引进来的,也是在青年学生中发展起来的。校园是中国戏剧的诞生地,校园是中国戏剧的大本营,校园是中国戏剧的希望!
当历史的画卷停留在1949年前后时,让我们再次倾耳去听: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胜利了,是中华民族的胜利,也是中国青年的胜利!那时的校园戏剧虽然有些浮夸和肤浅,但他们仍是怀着一颗真诚而又认真心去做的。他们因为被政治运动、社会舆论和草根构成等种种难题所困扰,而无法更多的去吸收外国戏剧精华,发展本土戏剧传统。我们原谅了他们,因为我们接受了历史!
让历史回到今天——2006年,耳边环绕着:我赚钱了,赚钱了,赚钱了不知怎么去花,我左手拿个诺基亚,右手拿个摩托摩拉……
无数的外国戏剧精品被引进来了,无数的本土戏剧的精华被放在眼前。前者我们先辈的梦想,后者是我们先辈的血汗。但我们这是时代骄子们,却不知怎么去利用……难道我们真的要左手举着泡沫剧,有手举着反戏剧,去走向未来吗?深深忧虑与自责!我汗颜了,更不忍再说了……
让我们再回眸一下校园戏剧的繁荣吧!以广大学生为主体,以热忱思想为主题,以真实情感为主线,以生动人物为主角,以现实生活为主干,以解决问题为主旨的戏剧,才配得上校园戏剧的历史沉淀。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中国戏剧是青年学生引进来的,也是在青年学生中发展起来的。校园是中国戏剧的诞生地,校园是中国戏剧的大本营,校园是中国戏剧的希望????
唯一的区别,最后的感叹号变成了问号。问题不是出在校园戏剧上,而是出在做戏剧的青年学生们身上。他们把以广大学生为主体,变成了广大学生以我为偶像;把以热忱的思想为主题,变成了夸张异类的故事;真实的情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虚假的宣泄;生动的人物,变成了满台的时髦符号;现实的生活被抛在了一边;解决问题成了老土,乱上添乱成了时尚!
绚丽的灯光打在舞台上,不知为了什么?也许只能掩饰无知!大段的呐喊通过麦克风刺人耳目,不知说了些什么?也许只能掩饰空虚!大批来交流学习的兄弟院校的剧社盟主互相猛夸一通,不知交流到了什么?也许只能掩饰彷徨!
校园戏剧被学生会化了,学生会被团委化了,团委被世俗化了。团委不懂艺术,只懂宣传。学生会不懂宣传,只懂拍马。结果,校园戏剧变成了工具。团委的宣传工具,活动的板报;学生会的拍马工具,攀爬的阶梯;而我们那些做戏剧的优秀学生大腕儿呢?不去抗争,不去捍卫,而随波逐流,干脆也把校园戏剧工具化,自我立腕儿的舞台!
写到这,我想笑,但更想哭……百年的沧桑,汇成了今日的舞台,我要向舞台俯身一拜,因为舞台是神圣的!我要向那些曾经站在舞台上甘洒热血的人们,俯身一拜,因为你们的伟大的!我要校园戏剧俯身一拜,因为你将成为历史!但、我们、绝不能!叫校园戏剧成为一段没有未来的历史!!!醒醒吧!李叔同、欧阳予倩、张彭春、田汉、洪琛、夏衍、曹禺、黄佐临、焦菊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