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公安部最近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据介绍,我国第二大姓是李姓,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
自豪了吧,本人就是姓王.在此不妨多说一说有关王姓的一些情况.
王姓的来源:王姓是中华民族众多姓氏中文化最为源远流长的一个,同时也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王姓主要有三种来源:一种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后来衍化为三支王姓族派。其中一支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另一支是东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因直谏被废为庶人,世人称为“王家”,于是以王为姓。还有一支出自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魏国被秦灭了之后,无忌之孙卑子逃往泰山,后被汉高帝刘邦封为兰陵侯,当时人们因为其出身王族,称其为“王家”,后来卑子的后代也以“王”为姓。
第二种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舜的后裔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取代姜姓的统治地位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秦灭后,田氏子孙被废为庶民,但齐人仍称其为“王家”。后人遂以“王”为姓。
王氏宗祠:王姓虽然源流比较复杂,但现在的王氏族人却一致把当年东周灵王太子晋的居地——今山西省太原市作为发源地。灵石静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世居本县汾河峡谷间沟营村(今富家滩镇沟峪滩村)。元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先
祖王实迁至静升王氏家族鼎盛于清朝康、乾、嘉年间,其时,除大兴土木,营造住宅、祠堂、坟莹和开设店铺、作坊外,在当地还办有义学,立有义仓,而且修桥筑路、蓄水开渠、赈灾济贫、捐修文庙学宫等等,善举不断。在此期间,王家入宦者仅五品至二品官员就有1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达42人,还有二人分别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参加了朝廷举办的千叟宴。
王氏家族从十八世以后(清道光年间)逐渐衰败,其原因除社会政治经济多方面客观因素外,在本身,则主要是子弟不争,日趋奢靡,尽弃先祖勤俭创业之品德。一些人荒于学而以钱捐官,还有的疏于耕而醉瘾鸦片,终致秋风落叶,大厦日倾。抗日战争前,虽还有个别大户于省内及京津等地多有商号,可芦沟桥事变后,亦顿收家业,居家南迁,流落他乡。
王氏家族历680多年已传至27世,新中国成立后,王家人从业各界多有建树......继而读书入仕,遂“以商贾兴,以官宦显”,成为当地一大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