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商机涌现 民企市场开拓遇尴尬
(2010-01-31 14:44: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张有为网商网事 |
水处理商机涌现 民企市场开拓遇尴尬
黄清燕
每日经济新闻
我国在污水处理上的相对落后,表明水处理将是未来几年的一门朝阳产业,国家宏观政策的倾斜更是给水务行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但由于门槛低,造成企业恶性竞争,再加上企业的环保意识还不高,所以水处理企业在市场开拓上存在相当难度。”昨日,上海傲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有为道出了民企在这个行业的苦衷。
“与民用污水相比,我们一般更青睐做工业污水处理。”张有为介绍说,工业污水一般利润能达到20%,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利润只有8%-10%。但由于污水处理很多属于一次性操作,一般在6、7年后才有连锁效应,所以需要不断挖掘新的资源。
傲立在充当工程总承包商的同时,还是个设备供应商,“我得保证在没有工程项目的时候有收入。”由于成本运营方面的考虑,扮演多种角色似乎也成了投资水处理中小企业的共同策略。
“由于环保运营的市场化才刚刚起步,所以各企业的意识还不强。”据介绍,水处理产业化步伐目前还比较缓慢,主要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人观念滞后,还习惯于过去政府投资建水厂,单位自己管理的模式,拒绝外资和民营企业承接。
“我们现在的客户主要面向外资企业、上市公司和民营大企业。”张有为认为,很多小企业的污水处理只是为了应付环保检查,他们往往会寻找开价低的公司。而另一方面,由于门槛低,很多乡镇企业也在慢慢介入水处理,“他们并未把污水处理作为重点项目,在设备和人员方面不能做到很专业,也导致了大量的低成本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