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学天地 |
(学号:01011336
内容摘要:本文从同形字和多音字的概念差异入手,将同形字分为同音同形字和异音同形字,将多音字分为同义多音字和异义多音字,并从现代汉字中的形、音、义三要素和同音同形字、异音同形字、同义多音字、异义多音字的逻辑关系出发,分别论述了同形字与多音字之间存在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现代汉字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Contact Of The Homomorphism Words And
Name:
(No.:01011336
The Summary Of Content: The letterpress will accordding to the
different concept of the homomorphism words and polypone words,
will is divided into the homophonyo of homomorphism words and the
nonhomophonyo of homomorphism words with the homomorphism words,is
divided into the synonymy polypone words and the demurrer polypone
words with the polypone words,and from the connection of the logic
of the form,sound,righteousness within The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three main factor and The nonhomophonyo of homomorphism
words, the homophony of homomorphism words, The synonymy polypone
words,will be discussed the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of the
homomorphism words and polypone words.
Key Words: The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任何一种文字都有形、音、义三个要素,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又非常错综复杂。汉字也同样如此,随着时间在不断的演变,数量由少到多,一音多形多义、一形多音多义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前者指同音字,后者指的是同形字与多音字。前者在高家莺、范可育、费锦昌编著的《现代汉字学》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论述,对此就不再重述,本文将主要论述一形多音多义的现象,这是现代汉字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只要翻一下《汉语大字典》等大型字典、词典,常常可以看到有三、四种读音和十多种义项。一个字形有多种义项,究竟是属于一个字还是不同的字;一个字形有多个读音时,我们应该把它看作多音字还是同形字,等等问题,都是我们在汉字的学习与教学中必须解决的。中小学的许多教师常将二者混为一谈,绝大多数教师都避开同形字的问题,只讲多音字。在学术界有许多学者对同形字、多音字分别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但由于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界定,因而就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使得这两个概念更加模糊。理清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正是本文将要论述的重点。
一 同形字、多音字概念讨论
现代汉字中存在着一个字形多个读音、多个意义的现象,这就是“同形字”与“多音字”的问题。
同1.
对同形字的解释,众多学者的观点都大同小异。主要有以下几家说法:
张双棣在《在古代汉语知识教程》中指出:“同形字指字形结构相同而表示的却不是一个词,即为不同的词造出形体结构相同的字。”[1]
徐勤利在《现代汉字中的同形字》一篇中则认为:“在现代汉语中共同使用,形体相同,但是在意义上或用法上不同,我们称之为‘同形字’。”[2]他并且从字音的角度将同形字划分为同音同形字和异音同形字。
裘锡圭则在《文字学概要》中提出:“不同的字如果字形相同,就是‘同形字’。”对此他又从同形字的范围进一步划分为广义同形字和狭义同形字。广义同形字“包括所有表示不同的词的相同字形”,狭义同形字“只包括那些分头为不同的词造的,字形偶然相同的字”。[3]
以上各家的观点都大致相同,他们都是从字形、字义角度进行论述的,都谈到了同形字最本质的特征。他们只是定义的角度不同,张双棣和裘锡圭分别是从古代汉字的角度为同形字进行定义的,而徐勤利则是从现代汉字的角度进行定义。他们对同形字的划分也是不同的,裘锡圭从范围上将其划分为广义同形字和狭义同形字,徐勤利从字音上将其分为同音同形字和异音同形字。根据裘锡圭的观点,广义同形字包括被借字和假借字,如表示本义的“花”和表示假借义的“花费”的“花”,甚至将表本义的和表引申义的同一个字,如当道路讲的“行”xng和当行列讲的“行”hng,也看作是同形字,这就大大的扩大了同形字的范围,他将这种同形字称为“同形语素”。我们通常所说的同形字实际上是指狭义同形字,但因本文所讨论的是现代汉字中的同形字问题,所以,本文将同形字界定为分别为不同的词所造或因假借而形成的字形偶然相同的字。之所以不包括引申关系的字,是因为一些相关理论问题学术界尚未解决;之所以包括假借关系,则是从现代汉字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历史演变、尤其是汉字简化的原因,而且按照部分学者的看法,假借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以不造为造”的特殊造字法。
2.
对多音字的定义在学术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众多的学者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证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张斌在《新编现代汉语》中提出:“一个字形有不止一种读音,不止一个意义,称为多音多义字。多音多义字大都由于表达的需要,由短语的融合或词的分化发展而来,严格地讲,多音多义词应该叫同形异音词,既然读音不同,就应该认为是两个词。”
[4](根据前文看“多音多义词”应为“多音多义字”,“同形异音词不”应为“同形异音字”。)
苏培成在《现代汉字学纲要》中指出:“多音多义字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不同的读音联系着不同的意义。”[5]
陈垂民、黎运汉在《新编现代汉语》中提到:“如果一个字由于词义的不同而有多种读音,它的不同的语音形式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具有不同的作用,就叫做多义多音字,又叫多音字。”[6]
高家莺、范可育、费锦昌在《现代汉字学》中则认为:“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几种不同的读音,造成一字多音的现象。”并且他们还从字义的角度出发,把多音字分为多义多音字和同义多音字两类。[7]
从上述各家观点看,张斌只谈到了多音多义字情况,没有涉及到同义多音字,苏培成也与张斌一样,并且还混淆了字与字形的概念。字不能等同于字形,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而字形是专指字的形体,与音、义无关。如果说多音多义只是指“一个字”的问题,那么同形字就不能看成“多音多义字”了,因为同形字的字形虽然相同,其实并非同“一个字”。如:
铊
铊2
tā(名)一种金属元素,符号TI,白色,质柔软,用来制造光电管、光学玻璃等。
铊3 tu(名)秤锤。
“铊”在造字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为不同的词造出了字形偶然相同的字,根据我们前面所讲,它应该属于同形字,即不是同一个字,但是它具有多个读音,我们就应该把它认为是多音字。陈垂民、黎运汉的说法还混淆了多音多义字与多音字的概念,他把多义多音字等同于多音字,这就犯了范围扩大的错误,多音多义字并不等同于多音字,它只是多音字中的一个部分,他忽视了同义多音字的现象。如:
壳
壳2 qio(名)同上:地壳。
“壳”读音虽不同,但意义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这类多音字只有一个意义,它并不是多义多音字而是同义多音字。第四家虽然弄清了多音多义字与同义多音字,但是他同张、苏两家一样都有混淆“字”、“字形”两概念的问题。
从划分方法上,第四家是从字义上将多音字分为多义多音字和同义多音字,这种划分比较直观,很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但为了能强调同和异的关系,并与同音同形字、异音同形字相对,本文在下文中一律将多音多义字称为异义多音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多音字下一个定义:只要一个字形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我们就可以称为多音字;从字义划分,多音字又可以分为异义多音字和同义多音字。异义多音字即一个字形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示的是不同的语素;同义多音字与异义多音字相对,是指一个字形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示的是同一个语素。
二 同形字与多音字的区别与联系
形、音、义的关系
1.从字形看
同形字的字形相同,多音字的字形也相同。因为同形字是指那些分别为不同的词所造或借的字形偶然相同的字,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几个字的形体结构相同;而多音字除了具有多个读音外,同时也必须是同一个字形。所以它们的字形都必然相同。如:
草
尝
苏
苏2 sū(名)1)指江苏或江苏苏州:苏北。2)姓。
苏3 sū(动)苏醒:复苏。
苏4 sū(名)1)指苏维埃:苏区。2)指前苏联。
苏5 sū(名)指须状下垂物:流苏。
剥
好
好2 ho(动)爱;喜欢(与‘恶’相对):好学。
上面“草”、“尝”、“苏”虽然读音相同,但是它们的字义不同且互无联系,所以是同形字。“剥”、“好”具有多个读音,即为多音字,由于它们的字义间有着引申关系,因此不是本文所说的同形字。但不管是多音字还是同形字,它们的字形都是相同的。
2.从字音看
同形字的字音可同也可不同,多音字的字音则必不相同。因为构成同形字关系的条件只与字形和字义有关,与读音无关,因此它的读音可同也可不同:字音相同即为同音同形字,字音不同即为异音同形字。而多音字最本质的条件就是读音不同,与意义无关,如果读音相同,那么就只有一个读音,也就不在多音的范畴,所以多音字的字音必不相同。如:
蛇
适
适2 sh①(动)适合;相合:适意。②(形)舒服。③(副)刚巧;
恰好:适中。
适3 sh(动)<书>①往;到:无所适从。②出嫁:适人。
“蛇”、“适”分别有两种读音,即为多音字。由于它们的字义都是互无联系的,所以同时也是同形字。而前面所举的“草”、“尝”都是读音相同的同形字,但由于只有一个读音,自然不是多音字。
3.从字义看
因为同形字是为不同的词而造或借的,所以它们的字义之间是互无联系的;而多音字只以字形和字音为条件,因此,多音字的字义可同可不同,不同者可互有联系。如:
椅
椅2 yǐ(名)椅子。
冯
姥
姥2 lǎo(名)外祖母:姥姥。
磨
血
血2 xiě<口>义同“血”(xu)。
从多音字角度看,以上几例全是多音字。“血”意义相同,
“椅”、“冯”意义互无联系,“磨”、“姥”意义不同,但有引申关系。从同形字角度看,只有“冯”、“椅”是同形字,而“血”、“磨”、“姥”由于意义相同或互有联系,因此不是本文所讨论的(狭义)同形字。
综上所述,同形字与多音字的关系表示如下:
关 系
条件
同形字
多音字
字形
字音
字义
从逻辑关系上看
1.同音同形字与同义多音字或异义多音字都是全异的关系。因为同音同形字既然同音,所以不属于多音字;既然表示不同的语素,那么更不在同义多音字的范畴。如:
按
按2 n(动)加按语:编者按。
白
白2 bi(形)(字音或字形)错误:白字。
后
后2 hu(名)君主的妻子:皇后。
以上全是同一形体、同一读音但意义互无联系的同音同形字。由于读音相同,所以不在多音字的范畴里,由于语素不同,所以也不在“同义”范畴,当然更不在同义多音字范畴里。因此它们之间属于全异的关系。
从相反的角度看,异义多音字也必然不是同音同形字。因为多音与同音是矛盾关系。如:
过
薄
薄2 b(名)与“荷”组合成“薄荷”,指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上的“过”、“薄”都具有字形相同而读音不同、意义无联系的特征,因此它们应当是异义多音字,但是既然它们没有相同的读音,所以从同形字的角度看,它们就只能属于异音同形字,而不可能是同音同形字。
2.异音同形字与同义多音字是全异关系。因为异音同形字表示的是不同语素,而同义多音字表示相同语素,所以二者之间没有相交的部分,应当属于全异关系。如:
芦
芦2 lǔ(名)油葫芦,昆虫名。
陆
陆2 li(数)“六”的大写。
以上两例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它们是异音同形字,既然意义不同,当然也就不属于同义多音字。
3.异音同形字与异义多音字是真包含于关系。因为异音同形字、异义多音字的字形相同字音不同,前者意义无联系,后者意义除无联系者外,还可以有引申关系,所以是真包含于关系。如:
革
革2 j(形)<书>急:病革。
强
强2 qiǎng(动)硬要;迫使:强求。
强3 jing(形)强硬不屈:倔强。
熬
熬2
o(动)为了提取有效成分或去掉所含水分、杂质,把东西放在容器里久煮:熬药。
发
发2 f(名)头发:长发。
从多音字角度看,以上几例由于读音和字义不同,因此都是异义多音字。但从同形字的角度看,并非都是异音同形字,“革”和“发”读音不同且意义又互无联系,是异音同形字,“强”、“熬”的意义有引申关系,所以不是异音同形字。因此异义多音字的范围大于异音同形字,并且前者包含后者。
综上所述,同形字与多音字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逻辑关系分类
分类
多
音
字
全异
全异
全异
真包含于
参考文献:
[1] 张双棣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09.
[2] 徐勤利 .现代汉字中的同形字[A] .语海新探[C]
.香港: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 ,2002:247.
[3]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208~209.
[4] 张
[5] 苏培成 .现代汉字学纲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13.
[6] 陈垂民 ,黎运汉 .新编现代汉语[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89.
[7] 高家莺 ,范可育 ,费锦昌 .现代汉字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