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元月3日摄于龙川东江边。
苏轼何时写《八景纵览》诗考
刘
淜
关于苏轼何时写《八景纵览》,据《龙川县志》载:
宋元符二年苏辙被谪为化州别驾,安置在龙川,居湖(嶅湖)上白云桥西闭门著述……风景优美,特别是在月明如昼的秋夜,湖水清彻碧绿,波平如镜,湖光月色,交相辉映,使人流连忘返。苏东坡曾赋诗赞美嶅湖景色:“嶅湖湖水水澄清,最喜秋来月漾金,夜静问渠天在水,嫦娥推倒玉轮沉”……
近年网络上关于“古邑龙川——循州佗城”的旅游介绍说:
佗城是岭南最早设置的古县——龙川县城,又是广东省首批公布的十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原称龙川城,后称循州城。后来为纪念赵佗,改名为佗城……龙川八景有五景在佗城……合溪在佗城镇西约五公里……合溪温泉,位于龙川佗城镇塔西村,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当年遍游龙川后,把合溪温泉揽入八景之一,并留下了“合溪温水汇长河”名句(大乙仙岩吹铁笛,东山暮鼓诵弥陀。龙潭飞瀑悬千尺,梅村横舟客家过。纵步龙台闲眺望,合溪温水汇成河。《龙川八景》/苏东坡)。……
又说:……苏辙在龙川筑苏堤以治嶅湖,他的哥哥苏轼前来看望他,写下“尉佗城下两重阳,白酒黄鸡意自长”等优美诗句……
以上资料并没有说明“苏东坡当年遍游龙川”的较为准确的或大致的时间,且宋元符二年(一〇九九)苏辙被谪为化州别驾,安置在龙川时,苏轼早已到了海南岛,此前,苏氏兄弟二人曾在梧州附近的藤州相遇,到雷州后是苏辙送苏轼到海边。离别的前夕,兄弟二人及家人还在船上过了一夜……
至于“尉佗城下两重阳,白酒黄鸡意自长”则是苏辙《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中的诗句。首绝“九日龙山霜露凝,龙川九日气如蒸。偶逢闰月还重九,酒熟风高喜不胜”。据载,元符三年(一一〇〇)四月,所有元祐老臣一律赦罪,此后,苏氏兄弟二人再也无缘相见。《苏东坡传》,林语堂著,张振玉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298~336页):
◆289页:
这次迫害自然也包括苏门四学士。流放出去的人也难落个消停,因为他们在流放中时,官位还继续贬低,而且还随处调动……哲宗绍圣元年(一〇九四)……三月里,子由遭到罢黜……发到汝州为太守。数月之后,又调到高安。
◆300页:
苏东坡以第一个牺牲者的身分,横越中国南部巍峨雄伟的山脉,受难之中却有一分卓然不群的优越感,他与家人启程南下。他弟弟子由已然在汝州上任,离国都很近,苏东坡先去看他,在金钱上弄得些接济……
◆301页:
……名公巨卿之遭流放者,已有三十余人。苏东坡现在是第三次降官。他已经不够太守的资格,而是改派到广州迤东七十里的惠州充任建昌军司马……他坐的是一只官船,在九江迤南鄱阳湖停泊时,出乎他意料,第四道命令又来到,又把他贬低官阶……
◆322页:
他现年六十岁……苏过则将家室留在惠州,陪伴他同到海南。为了到达任所,苏东坡必须溯西江而上,船行数百里到梧州(在现代的广西),然后南转,从雷州半岛渡海。他一到雷州,听说他弟弟子由在往雷州半岛贬谪之处,刚刚经过此地……苏东坡到了梧州附近的藤州,与弟弟子由相遇……因为他知道一到雷州,就要立刻渡海了……苏东坡必须出发了,子由送他到海边。离别的前夕,兄弟二人及家人在船上过了一夜……
◆326页:
他在此岛上的人生态度……现在他就和默默无名的读书人,匹夫匹妇相往还。和这些老实人在一起,他无须乎言语谨慎,他可以完全自由,可以名士本色示人……象以前在黄州一样,他与身分高身分低的各色人,读书人,农夫等相交往……甚至于在如此地远天偏的地方,那群政敌小人也不让他安静消停。绍圣三年(一〇九六)是迫害老臣雷厉风行的一年……
◆327页:
绍圣四年(一〇九七)……所有遭贬谪的官员,都又调迁地方。那年夏天遭到调迁的官员之中,有苏子由、秦观、郑侠……果不出所料,董必找出了纰漏;他说苏子由强占民房,雷州太守厚待罪臣并善予照顾。太守乃遭撤职,苏子由改调到惠州迤东地区,当年苏东坡曾谪居在那里……
◆334页:
……元符三年(一一〇〇)前半年,朝廷要由神宗之后,新皇太后摄政。那年四月,所有元祐老臣一律赦罪,虽然她在七月还政于其子,直到次年正月她去世之前,她却始终保有强大的力量保护元祐诸臣。在她在世之日,遭放逐的儒臣,都蒙赦罪,或予升迁,或至少得到完全的行动自由……由现在起,苏东坡又要飘泊无定了。他渡海到了雷州以后,刚到了一个月,他接到命令要他去住永州(今湖南零陵)……
◆335页:
……还在到永州的半途中,他终于接到可以随意到处居住的命令。他若一开始就得到可以自由定居的命令,兄弟二人很容易便在广州会面而结伴北归。苏子由接到命令调往湖南洞庭湖边的一个地区。因为那时,苏东坡只是奉令移居到海南岛的对面,离广东还很远,子由已经立即携眷北归,那时以前,他的家眷一直住在惠州东坡的房子里。等子由到了汉口附近,正往目的地去的途中,他又升了官,恢复了行动自由。因为在颖州他有田产,别的孩子也住在那儿,他就回到颖州去了……苏东坡和弟弟子由不一样,他费时好久才离开了海南岛。他是等搭福建一只大船过海,但是空等了些日子,只好和吴复古,儿子过,他的大狗“乌嘴”一齐渡海……苏东坡如今启程北上,我们无须细表。在每一个他所经的城市,都受人招待,受人欢迎,大可以称之为胜利归来。到每一个地方都有朋友和仰慕他的人包围着他,引他去游山游庙,请他题字。在接受命令到湖南赴任之后,他就同儿子……从沿海城市廉州北上往梧州,他曾经吩咐孩子们在那里等他。他到达时,发现儿媳和孙子们还没到。并且贺江水浅,乘船直往北到湖南行船不易。他决定走一条长而弯曲的路:回广州再往北过大庾岭,再由江西往西到湖南。这段旅程要走上半年……十月,他到了广州,又重新和儿孙等团聚……
◆336页:
在离开广东之前,他接到可以自由居住的消息。在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〇一)正月,苏东坡穿越大瘐岭……
五月一日,他到了金陵……
以上资料足见苏东坡不曾有机会在龙川遇见他的弟弟苏子由。那么《八景纵览》等几首诗是何时在龙川写的呢?笔者以为,他谪居惠州期间最有可能,也不能排除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〇一)前苏东坡在广州期间所作。因为惠州为东江流域和粤东沿海水陆交通要冲,在惠州走水路到龙川更为便利些。而苏东坡获赦后在广州期间则更有条件旧地重游!
参考资料:
循州
州、路名。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因循江得名。治所在归善(今惠州市东)。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兴宁、陆丰以西,新丰、博罗、惠阳以东地区。五代南汉移治龙川(今县)。辖境南部缩小,宋相当于今广东龙川、和平、兴宁、五华,连平等县地。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为路,二十三年(1286年)复降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元至元二十五年州民钟明亮,拥众万余在此起义抗元。
雷州
州、路、府名。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治所在海康(今属广东)。辖境相当今广东雷州半岛大部地区。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为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府。1915年废。
归善
旧县名。南朝陈祯明三年(公元589年)置。治所在今广东惠阳东北,五代南汉移今惠阳。1911年改名惠阳。隋以后历为循州、龙川郡、祯州、惠州、惠州路、惠州府治所。
化州
县名。在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邻接西壮族自治区,黎湛铁路支线经过境内。南朝宋置罗州县,梁分置石龙县,宋为化州治;明废县入化州,1912年改化县,1959年改化州县。产稻、黄麻、红麻、花生、甘蔗、蚕茧,特产橘红、甜橙、沙羌。
惠州
①州、路、府名。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祯州为惠州。治所在归善(今惠阳东)。辖境相当今广东罗浮山以东的东江流域和螺河水流域以西沿海地区。元改为路,明改为府。1911年废。宋以来产铁,锡。宋置阜民钱监及淡水等盐场。明清时有棉布、土绸等织造业。②市名。在广东省南部、东江下游。宋以后为惠州州、路,府治,1958年析惠阳县惠州镇设市,1959年撤销。1964年复设市。为东江流域和粤东沿海水陆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工业以制糖较盛。西湖为游览胜地。
2009/7/11 于长春净月轩
刘淜通联:
移动:13522167307
E—mail:lsanpeng12@sina.com
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