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鸠宝课堂│文物中的芒种

(2022-06-06 14:45:39)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宋 陆游《时雨》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而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鸠宝课堂│文物中的芒种

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鸠宝话儿歌

芒种时节温度高

湿度增大雨水多

有芒的麦子快快收

有芒的稻子可以种

农民伯伯田里忙

芒种四野皆插秧

南宋陆游写《时雨》

记录农忙好景象

鸠宝课堂│文物中的芒种

 

文物中的芒种

鸠宝课堂│文物中的芒种

 朱文震 山水图轴 *横:79*29cm

朱文震(生卒年不详),字去羡,号青雷,又号青荔,别署平陵外史、去羡道人,山东历城(今济南)人。是活跃在清代乾、嘉画坛上的知名人物。早孤家贫,好学不倦。初学写意花鸟,师事郑板桥,后专精山水,“几夺王原祁、王翚之席”。

本幅作品左上方题:“赏雨茅屋  丙申芒种后朱文震  ”,右上方则书“朱青雷赏雨苑屋图”。芒种时节,农作物生长茂盛,中华大地大都进入雨季,朱文震描绘的赏雨主题恰与芒种时节雨量充沛的特点相契合。

纵观整幅作品,作者描绘“赏雨茅屋”,却没有着重突出茅屋的存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颗大树交叉相立于短坡山石之上,树木笔直参天,却又有曲折盘旋之感,生命力旺盛的藤蔓缠绕于树上,线条自然流畅,粗细有致,对枝干细节的刻画生动逼真。树叶采用点墨、线条等不同形式描绘,表现出了山林野外种类丰富的树木样式。远处及近处山石上的树木、蔓草用墨勾点,自然分布。茅屋周围大树参天,巍峨雄立,苍翠茂盛,一人于茅屋中静坐,似是正欣赏、感受着这山间野林细雨幽幽、烟雨迷蒙的浩瀚之景。上方的远山,用淡墨皴擦,虚实相生,营造出一种氤氲缭绕之气势,为作品更添雨季朦胧之感。作品整体用色浓淡相间,虚实有致,画面体现出的空灵悠远、静穆幽深的境界,更突出了本幅作品的文人画气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