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答案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四 |
分类: 教学咀英 |
1、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 会翻译句子,会背诵并默写。
学习步骤:
一、检查预习情况:
孔子,名
二、课堂探讨(各小组全员参加)
1.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项(
A、无乃尔是过与
C、是谁之过与
2.找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项(
A、危而不扶,颠而不持
B、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资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3.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③虎兕出于柙(
④龟玉毁于椟(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5.“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A、无乃/乐是/过与
C、无/乃尔/是过/与
三、课文阅读训练
“冉有曰:‘今夫颛臾,……后世必为子孙忧。’……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是(
A、“今夫颛臾”、“君子疾夫舍曰”、“夫如是”、“相夫子”四个“夫”读音、词义都相同。
B、“后世必为子孙忧”与“吾恐季孙之忧”的两个“忧”,词性相同,而词义不同。
C、“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不”,“盖均无贫”中的“无”都是否定的副词。
D、“安无倾”与“则安之”两个“安”用法相同。
2.“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3.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A、既来之
C、则安之
4.请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①
②
③
5.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A、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B、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C、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D、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6.孔子批评冉有,说了哪几点道理,作出简要回答。
①
②
③
四、达标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3)且尔言过矣(
(4)是谁之过与(
(5)后世必为子孙忧(
(6)无乃尔是过与(
2.翻译下列句子:
(1)无乃尔是过与?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5)既来之,则安之。
3.根据原文填空:
(1)夫颛臾,
(2)陈力就列,
(3)且尔言过矣,
(4)
教(学)后反思
参考答案:
二、1.A 2.B
4.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
三、1.B
4.①既来之,则安之
6.①首先揭示谎言可恶②其次阐明政治主张③最后指出错误严重
7.(1)以之为,把它作为(2)指用兵(3)错,犯错(4)过错(5)成为(6)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过,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