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去墨脱——(5)穿越蚂蟥山
(2013-09-05 00:02:25)
标签:
旅游 |
分类: 散文随笔 |
出发去墨脱——(5)穿越蚂蟥山
来墨脱之前,我一直认为蚂蟥不可怕,可怕的是过塌方区。蚂蟥吸血不至于人死,山上落下一块石头可就惨了。可自从昨天被蚂蟥叮了两口之后,我一想起蚂蟥浑身就起鸡皮疙瘩。曾眼睛告诉我们,汗密到背崩这条路上的蚂蟥会更多,临行前一定要做好防护。
晨起吃过早饭,我们便开始整理行装。曾眼睛说,蚂蟥的嘴吸不透两层厚袜子,我不仅穿了两层厚袜子,两层袜子间还套了个塑料袋,而且还特意把裤脚塞进袜子筒里,把鞋带紧紧地绑牢固。曾眼镜还说,为了能看清蚂蟥,衣着越简单越好。我就把长发高高挽起,长袖衣服脱掉塞进背包,只穿一件短袖T恤,掖在裤子里并扎紧腰带。这样的全方位防护,我感觉应该是万无一失了,然后就踏上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出发的时间该是7点15分。
离开汗密,一走上丛林密布的山路,枫叶就对我说:想想,快逃命吧!我脸色肃穆,点头称是。今天的路况和昨天的很相似,只是道路的起伏明显增加了很多。由于昨天下雨,小路更加泥泞。我想起昨晚曾眼睛告诉我的:走路别踩实石头,垫下脚就跳过去。这样一来,我很快就走在了前面,也许是内心紧张的缘故,不仅没有感觉体力不支,反而精神头十足。
走了没多远我们就发现了蚂蟥。登山杖上有,裤腿上也有,几十只蚂蟥正慢慢沿着裤腿向上攀爬。近日来,经历了那么多危险和艰苦我没哼一声,但看到自己身上的蚂蟥,我首先大声尖叫。我的同伴枫叶,别看她平时胆大,也被张牙舞爪的蚂蟥搅得惊慌失措。她一边捉蚂蟥一边念叨着:不能指望别人了,只能自己动手了。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每个人都在低头默不作声地清除蚂蟥。这个时候,我不能惧怕,不能吼叫,该出手时就出手,大胆地抓住蚂蟥扔掉它就是了。
雨水烂泥混杂的路途,滑溜难行。密林中,蚂蟥依旧繁殖旺盛,密布在两侧的树丛、草叶甚至是岩石、地面和水中,一个个像极了行走江湖的武林高手,埋伏在必经之路上等待猎物。它们尽量向路的方向伸展着身体,像飘舞在风中的丝线,只要嗅到人或动物的气息,马上就会粘上来,然后以其对血液特有的敏感,在身上翻滚着,探寻着,利用一切可能的缝隙向肉体靠近,发动进攻。起初由于对蚂蟥的恐惧,我们每走几步就会停下来掸掉身上的蚂蟥,还要为同伴扯掉钻入脖子、手背或胳膊上的蚂蟥。但渐渐发现,停留时间越长,被蚂蟥上身的机会就越多,所以最佳的方式就是快速通过。我一边低头走路一边用手划拉自己的脸、脖子以及裸露的胳膊,摸到柔软的蚂蟥,就果断迅速地用手指捏住把它扔出去。
大约走了三个多小时,眼前出现一片开阔地。枫叶如释重负地说,这地方宽敞,咱们该清理蚂蟥了。话音刚落,就看到走在前面的暖阳回过头来,他在冲我们喊:快走!这里是老虎嘴!我踩着碎石小心通过后,回过头发现,这里根本不是老虎嘴,而是一个大的塌方区。滑坡自山顶到山底,足足有四五十米高,二、三十米宽,滑坡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崩碎的岩石。看到枫叶正在乱石堆上摆pose拍照,我冲她大叫:枫叶,快过来!那里危险。经常听说塌方区随时会有地质变化。快速通过是唯一安全的方式。不能拖延时间。如果山顶上刚好有石头滚落下来,且不说泥石流,就算只是一块石头,刚好砸中,不会有任何生还的机会。
待所有人安全通过后,还没来得急松口气,我们又到了老虎嘴。这个地方可是真的老虎嘴了!
老虎嘴是半山腰开出的一条路,远远看上去像老虎的嘴。老虎嘴和对面的山只隔四十到 五十米远,脚下却是几百米的深渊,多雄拉河水的声响咆哮如雷,据当地人讲,老虎嘴每年都要吃人。走在这样的山路上,就像徘徊在张着血盆大口的老虎嘴旁边,要是踩动了哪块山石,或是踩滑了哪块青苔,随时都可能从这里摔下碎尸万断葬身于波涛汹涌的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