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发去墨脱——(3)丛林间的疾行

(2013-09-01 19:54:54)
标签:

旅游

分类: 散文随笔

出发去墨脱——(3)丛林间的疾行

 

第二天。从拉格到汗密。据旺久讲:平路,比较安全, 28公里,基本上是在山上的林中穿行。我长长地吁了口气。但我哪里知道,第二天的行程将更加艰难,一道道难关横亘在墨脱深处的大山峡谷间,就像凶猛的野兽一样正在等待我们的到来。

 

墨脱的平均海拔是一千二百米,这里四面环山,形似一朵莲花,喜马拉雅的余脉在其北部横贯东西,雅鲁藏布江在南迦巴瓦峰脚下急转直下,纵横南北,相对平缓的地形仅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墨脱人用这样一首歌谣形容这里的地形地貌:“山顶在云间,山脚在江边,说话听得见,走路要一天。”所以很多第一次进墨脱的人都以为翻过高耸入云的多雄拉山口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艰辛与危险仍然一路相伴,无时不在。

 

815分,我们又开始了新的行程。翻过怪石嶙峋,危机四伏的多雄拉雪山,往前走的路相对平缓,但将要穿越原始大森林,仍然艰难重重、苦不堪言。有人认为,翻过一座大山,就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而其实,我们进入的是茫茫原始森林。

 

烨烨的大腿扭伤了。他昨天走路时不小心滑倒在溪流里。因为腿疼,一瘸一拐地走在后面。烨烨的表姐高跟鞋始终陪在他身边。独鹤又开始提醒我们:走路千万要小心,如果崴了脚就没法走了。我悄悄弯腰按了下腿干上的伤口。因为在拉萨拆线后没得到充分的休息,再加上近日来的长途跋涉,伤口的针眼及缝合处隐隐作痛。我心里暗想,以后的路还真得小心点儿走,旧伤未愈再添新伤可就是大麻烦了。

 

茂密的树林,遮天蔽日,闷闷的气氛里,间或下起小雨,让人心有些急躁。抬头观望那些古老高耸的柏树和杉树,因为长久雨水浸淫,不见天日,树木散发出腐朽的气味。每一根树枝都裹满绒毛般青黄色的地衣苔藓。那也许是出现历史比人类还要长久的植物。死气沉沉,终年雨水绵延不绝,不见阳光渗入。山下是始终伴随着我们的多雄拉河,山上到处都是自上而下奔向多雄拉河的山泉和小溪。再看看脚下这所谓的路,由于流水的浸泡,基本上都变成了稀泥。为了便于行走,当地人在上面铺了很多的石块和圆木。昨天蹚水穿的登山鞋两侧已经明显开胶,我担心鞋子继续在水里浸泡可能会报废,于是开始挑道儿走,本以为踩到圆木或石块上比较稳当,可经过了多次的趔趄甚至跌倒后,我才终于明白,这水里的圆木和石头还是不踩为妙,长满了苔藓的木头以及水中的石头表面都很光滑,倒不如结结实实踩在水里然后快速走过去安全,毕竟这些溪水还不是太深,还不至于灌到鞋里。

 

低着头苦苦地走啊走,在接近溪水的路边,我们停下来开始了今天的午休。带炉头的队友开始做汤。就着里脊肉吃青稞饼,啜饮细品独鹤大哥递过来的一碗紫菜汤,在与世隔绝的森林里,感觉真是美味啊!此刻,沐浴午后暖暖的阳光,倾听优雅悦耳的水声,欣赏满眼青翠的山景,慨叹这里就是世外桃源。

 

因为不知道路途有多远,短暂午休后我们继续赶路。涉水上山的路还很多,道路的崎岖难走皆是平生难以预料得到的。如果在天黑前走不出森林,就有可能成为野兽的美餐。渐渐地,感觉到前脚掌被石块硌得有些疼了。尽管同伴间互相鼓励着,马上就到了,但谁都清楚,我们只是在自我安慰而已。踩着由烂泥和碎裂的石子铺成的小路,有同伴开始低声抱怨:这破道!走到啥时候是个头儿呀?

 

 

一树荫下坐着三个小伙子。他们在休息。看到他们,我们快步走过去搭话。聊天得知他们是墨脱人,外出打工离家已经三个月了,这次是徒步回家。问他们从这里到汗密还需走多久,他们回答,按照我们的速度还需要三个小时。

 

因为着急赶路,我们没停留过久。走了大约半小时光景,那三个小伙子就追上了我们。他们走路的姿势极为沉稳熟练。我真的是走累了!眼前分明是一块石头,可我的腿脚就是不听使唤,冷不丁撞了上去,疼得我 “哎呦!”叫了一声。走在后面的一个小伙子赶紧回身过来扶住我,然后关心地问:受伤没?我摇摇头,想掉泪。低头挽起裤腿一看,膝盖蹭破了一块皮,周围青了一大片。看我神色紧张,小伙子有意放慢了脚步,伸出手给我帮助。待走过这段难走的溪水路,才和我道别追赶他的伙伴去了。

 

发现登山杖上正爬着几条软体虫子,我想这一定就是蚂蝗了,我们已经进入蚂蟥区。从小就害怕软体虫子,想想都浑身不舒服,而这时看见蚂蝗,虽然身上已经起鸡皮疙瘩,却不得不从路边拾起树叶揪住一条条蚂蝗把它们扔在地上。为了不让蚂蝗上身,我们开始快速行走。

 

下午四点多。又下雨了。我们披着雨披走路。此间路途在树木之间曲折迂回,树叶间隙坠落密集的雨点。溪水奔涌汇聚碎石路上。登山鞋一直泡在冷水和烂泥中,已经完全湿透。

 

我伸出手,看到手背上一条蚂蝗,竖起柔软饱满的身体,晃动带有吸盘的尾巴,另一端的吸盘已经扎入皮肤,我“啊!”的一声大叫:“山海,快过来!”山海掐住蚂蝗的尾巴,果断地用力扯下,黏湿残缺的肢体纠缠在他的手指上蠕动,山海把蚂蝗刮擦在石头上。

 

“雨披上有蚂蝗!”又听到枫叶的一声大叫。我们急忙脱下雨披,一条条蚂蝗正从雨披的下摆向上蠕动。我想起有朋友曾经告诉过我,在蚂蝗区是不能穿雨披的,蚂蝗最喜欢往雨披上爬了。我怎么把这话给忘了呢。清除掉雨披上的蚂蝗,雨仍然在下,把雨披放到包里,我们又开始前行了。

 

终于在登上一个山坡后看到了令我们激动的标志:一扇木门。这通常意味着离客栈不远了。然而即使是这样,我感觉好像又走了很久,这才终于到达了今天的终点汗密!而此时已经是傍晚六点多了,我们今天走了十个小时。

出发去墨脱——(3)丛林间的疾行

出发去墨脱——(3)丛林间的疾行

出发去墨脱——(3)丛林间的疾行

出发去墨脱——(3)丛林间的疾行

出发去墨脱——(3)丛林间的疾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