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人的宽窄巷子(游记)

(2012-12-22 23:11:11)
标签:

旅游

分类: 散文随笔

 一个人的宽窄巷子

 

藏川行的最后一日,早起和朋友分手后,我从九寨沟出发,下午四点多顺利抵达成都。在离家这么远的地方独自一个人旅行还是第一次。第一站,我选择了宽窄巷子。宽窄巷子,位于同仁路以东,长顺街以西,是宽巷子、窄巷子的简称,是成都的记忆符号,是近年来成都者必去之地。据说宽巷子和窄巷子是“老成都岁月”最鲜活的写照,也被称作成都最具风情的旅游地标。

 

九个小时的路程,没有疲惫。我下了班车就仿佛挣脱樊笼的鸟儿,舒展身体,自由飞翔。在离机场大巴车站近些的地方找了个宾馆,然后放下行李就出去溜达,先是去青石桥吃当地特色小吃肥肠粉,然后就叫了辆出租车去宽窄巷子。

    到宽巷子窄巷子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来之前并没有做这里的游玩攻略。不过边打听边行走,没有条理也不错。宽巷子和窄巷子,是两条平行的小街,相距也就几十米的距离。建筑风格说是川西民宅,却又留有北方四合院建筑的痕迹。巷子两边大大小小的院落,三面环墙,临街只留一道门脸儿。雕花的窗户、气派的门楼、讲究的门饰,虽有些败落,却依然在诉说着老巷子里的沧桑历史。据史书记载: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留守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清制规定森严,满蒙官兵一律不得擅离少城染指商务买卖。他们仅靠每年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春秋两季的比武大会,论成绩优异领取皇粮过日子。如今,少城留给今日成都,唯剩宽窄两条巷子。

 

在巷子里,一个人漫无目的的闲逛,品味着成都人的闲适。沿街除了特色客栈、老茶馆,就是卖服装饰品及各种小吃的店铺。看似普通的小餐馆高挑着“茶马”或“酒旗风”的黄色酒旗。一些人围着低低的小方桌,推杯换盏。只见桌上红的辣椒,绿的蔬菜,还有各种小吃,色彩光鲜亮泽。还有些人酒足饭饱之后,坐在高高的藤椅上,品茶聊天。对游客而言,来这里就餐,只需担心自己的胃口够不够大。

宽窄巷子,是一个可以恣意浪费时间的地方。这里的原真生活体验馆,展示的是民国一户普通成都人家的生活场景,院落里的天井、厅堂、书房、厨房、走廊、花圃……向游人诉说老成都人的生活状态。巷子里的品位具有多重属性,近观精美门饰,赏梧桐树,听龙门阵,看绣蜀锦、皮影及木偶戏……可以穿越时空般试做一回古人。成都人把世俗生活的逸志闲情发挥到极致。

 

穿过悠闲吃喝游玩的人群,我发现街边有一个书摊,充满了宁静与浪漫的气息。书摊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的书及各式各样的明信片。随便翻看几本书,发现衣食住行的居多。我买了一张成都地图,又挑选了一本名为《成都好吃好玩真好买》的自助游书。

 

短暂的旅程结束了,每个人眼中都有不一样的宽窄巷子。宽窄巷子作为成都的一张名片,是外地人的向往,是成都人自己的骄傲。我对那里的慢生活总是念念不忘。在最美的历史街区里,享受丰富多彩的美食;在最精致的传统建筑里,沉醉声色斑斓的夜晚;在最经典的悠长巷子里,体验自由创意的快乐。那宅中的园,园里的屋,屋中的院,院中的树,树上的天,天上的月……不时呼唤我的身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