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游记(三):云南九乡溶洞

标签:
阿黑哥九乡雄狮溶洞大厅旅游 |
分类: 散文随笔 |
云南游记(三):云南九乡溶洞
人常说: “地上看石林,地下游九乡。”我们从石林出来吃过午饭后,就乘车来到了九乡。
关于九乡的得名,说法不一。有说此地原属路南县(现已改名石林县),行政区划为其第九乡,所以叫九乡。有说这里彝族聚居,彝族兄弟豪爽好酒,每家都酿有美酒——泡缸酒,并喜以酒敬客,宾客盛赞“酒香”,也把此地称作美酒之乡“酒香”,谐音便呼作“九乡”。还有说这里有溶洞九百九十九,概而称之,就是九乡了。据导游讲解,九乡溶洞奇观形成的机理是由于强烈的喀斯特作用。
我们跟随导游走入溶洞,立刻感到有浓荫覆盖,清气袭人,仿佛脱离了上面喧嚣尘世的感觉。只见荫翠峡两崖壁立,虽无长江三峡之崇高险峻,但青树翠蔓,浓荫蔽日。
我们沿着栈道往前走来到雄狮大厅。洞口北侧,有一堆怪石,盘曲扭折,棱角分明,这堆怪石,像头雄狮,所以这个大厅就命名“雄狮大厅”,当然,雄狮大厅的真正气势并不在于这头“狮子”上,而在整个大厅之中。整个大厅完全由两片硕大无比的巨石合成:一片坦荡如砥,作了大厅之地,一片穹庐如盖,平滑也如盖,作了大厅之顶,而顶与地之间,竟没有一根柱子支撑,不仅没有柱子支撑,似乎这两片巨石连个接点也没有。一片向里倾斜,但稳稳当当停于下,一片也向里倾斜但也从从容容浮于上,若离若即,相距相关,合成令人心旷神怡的大厅。
沿石阶往上走是神女宫。这里有滴水沉积形成的钟乳石、石笋、石柱。有的宛如腾空跃起的蛟龙,龙头向北,龙尾向南,龙爪就像锋利的铁钩,仿佛直扑云天;有的变成了孙悟空,左手拿着金箍棒,右手放在眉梢,四处张望着像是在准备除魔降妖;有的变成了猪八戒背媳妇,还有的像美丽的仙女,彩带飘拂,翩翩起舞。溶洞中的岩石奇形怪状,你尽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它像什么,它就是什么。
接下来是林荫寨,充满了浓郁风情。在深达100米的地下世界中,蕴藏着独特的彝家风情的景观,密枝林,土司城堡等,这里有浓郁的彝家风情歌舞表演和特别的彝家寨婚礼。本来我是坐在观众席上准备欣赏表演的,没想到几分钟后我成了演员。
记得当时为看表演清楚,我坐在了前排的位置。音乐一响起,从台上走下来几个彝家姑娘和小伙儿,邀请我们到台上去一起和他们表演。我们学着他们的样子跳了起来,跳完舞后开始体验彝家寨婚礼:拜堂,喝交杯酒,走长凳。其中走长凳,要求每一对男女各站在凳子的一头,然后同时向前走,互换位置,双方走的时候要稳,不能从凳子上掉下来。当时我是稳稳地走过去了,身旁的一位阿黑哥说:这位阿诗玛(指的是我)的运气很好。至于为什么不能从凳子上掉下来,我现在也没弄明白。婚礼的最后一项是入洞房,我们进去后,吃了块糖,交了三十元钱,佩戴了一只小荷包,然后就出来了。
在九乡溶洞稀里糊涂地花了三十元钱结了一次婚,这件事成了同伴们的笑谈。因为临出发前,我就向朋友们宣称我要去丽江寻找艳遇,结果还没到丽江就把婚结了。他们感慨着:真神速啊!
我告诉同伴:那位阿黑哥个子太矮,肤色太黑,人又太瘦,不是我心中理想的阿黑哥,我还要继续寻找艳遇。同伴一本正经地说:阿黑哥虽然黑点儿矮点儿瘦点儿,但年轻呀,肯和你结婚你就偷着乐吧!
我们嘻嘻哈哈地说笑着,从林荫寨出来,去看雌雄瀑布,只见瀑布直泻而下,在中间被突出的岩石分成两股,奔泻下来时又合在一起,让人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
越往前走越感觉幽深宁静,几座小山簇拥重叠在一起,山上不知何人何时已筑就一湾湾梯田,那田块,那田埂,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遥远的远古农耕时代,天中之水,平明若镜,似乎可以映出天光云影,这就是九乡著名的一绝——俗称“神田”。
走出神田,我们坐上九乡旅游索道。索道跨度近1000米,如一条飞虹,横跨于青山翠岭之间。我们回头再看九乡,再次惊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然后挥手高喊:九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