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杨柳青的几条街道、胡同
标签:
文化古村落文化保护杨柳青 |
略说杨柳青的几条街道、胡同
杨柳青因运河而兴。她以市场、作坊命名的大街、胡同如猪市大街、菜市大街、油坊胡同、纸坊胡同等的形成与运河漕运带来的商机有关。全国这种命名方式的古镇、城市不多。但如今随着古镇被拆毁,已不具过去的格局,很多街道胡同也已不复存在。本文仅就与“杨柳青大院区”相关的几条街道、胡同做简单介绍。以此凭吊、怀念曾经的古镇和那些街道胡同。
http://s9/mw690/4bca77dbt7c550f1bb0e8&690
http://s10/bmiddle/4bca77dbtdb52a372ff09&690
猪市大街北面原二粮店旧照,旧时为石家正廉堂宅邸。已在2004年拆迁中被拆毁(李长起拍摄)
猪市大街:相传光绪年间(应更早)形成大街。就是逢一、六集日,四乡及本镇养猪户来此贩卖大小生猪,故名。
http://s8/mw690/4bca77dbtdb53413a0aa7&690
猪市大街与菜市大街交口处(于培福拍摄)
席市大街:相传形成于光绪年间(应更早)。逢一、六集日,外乡和本镇居民来此出售苇席、篓子,故名。
http://s8/bmiddle/4bca77dbtdb534adcad07&690
估衣街、河沿大街、西当铺小胡同交口处(历史照片)
估衣街:形成于嘉庆年间。旧时杨柳青的繁华地段,多商铺。每逢一、六集日,街道两侧摊点以卖估衣的居多,故名。
http://s15/mw690/4bca77dbtdb5346b0bb3e&690
河沿大街旧貌(于培福拍摄)
河沿大街:光绪年间居民沿河建房形成。旧时其中段商铺较多,为杨柳青之繁华街道。今其南侧民居已拆除。
大寺胡同:初成于元代,以其北端曾有始建于元代的报恩寺而命名。报恩寺为杨柳青修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寺庙。庙曾供奉铜佛百余尊,清代曾铸大铜佛五尊,据传与五台山某寺庙佛像一样,故又称下五台。该胡同曾为杨柳青南北干道,明代时为武清县与静海县在杨柳青的交界,位于今“大院区”东侧。该胡同已于2003年杨柳青镇拆迁时被毁。
http://s1/bmiddle/4bca77dbt7c5643be9d6f&690
乔家疙瘩胡同中部(冯立拍摄视频截取)
乔家疙瘩:北方多有以疙瘩为地名的,但各地读音不同。杨柳青读作gaha(噶哈)。乔家疙瘩明末形成。因乔姓(杨柳青最早居民之一)最早居住,且胡同多拐弯、拐角、路面崎岖多疙瘩,故名。后来只把直通的胡同成为乔家疙瘩,其东面多拐角的部分被分别命名为一、二、三、四条胡同,也冠以乔家疙瘩之名。。杨柳青镇最早居民元代太学生高居宝的玄孙、明锦衣卫冠带总旗高仁斋的岳父静海将仕郎乔士宁家就在乔家疙瘩。所以,这是一条颇具历史和人文价值的胡同。胡同北口正对杨柳青一小老校门。旧时杨柳青一小为杨柳青的山西会馆,山西会馆同时也是关帝庙,故又称西老爷庙。曾为杨柳青较具规模之寺庙。西老爷庙始建于清顺治八年。分前后两个院落,有房百余间。山门高大,挂“亘古一人”匾,门心左右分别书“精忠贯日月”、“义勇震乾坤”,上修戏台。殿前有月台,高约两米。殿内塑关羽坐像,两旁立周仓、关平,西壁一赤兔马,头南向,一马僮牵缰扶马背而立。东配殿供财神,西配殿供日月二神。农历正月十五,关帝乘绿轿出巡观灯;五月十三为老爷磨刀日;六月二十四为庙会日。解放后,此庙改作杨柳青第一小学,历时几十年。2004年拆迁建住宅楼。现西老爷庙已遗迹无存。
http://s9/bmiddle/4bca77dbtdb536a761fe8&690
乔家疙瘩一条胡同(冯立拍摄视频截取)
乔家疙瘩一条胡同:乔家疙瘩东侧东西向胡同。其西侧北面起手第一家解放后曾为民生织布厂,也曾杨柳青工商联所在地。胡同北侧院落不多,但都较为气派。东段一宅建筑磨砖对缝,很是讲究。
乔家疙瘩二条胡同:东起原大寺胡同,西至乔家疙瘩三条胡同,最窄处不足一米。20世纪80年代,天津电视台曾在此拍摄电视剧《哈哈镜》。仅一二家住户于胡同中开院门。其中有杨柳青著名的李姓中医大夫家。
http://s10/bmiddle/4bca77dbt7c5644193da9&690
乔家疙瘩四条胡同(冯立拍摄视频截取)
http://s12/bmiddle/4bca77dbtdb537260070b&690
乔家疙瘩四条胡同的八字门(冯立拍摄视频截取)
乔家疙瘩四条胡同:北段胡同东侧院落有北方地区唯杨柳青独具的八字门大门。
http://s4/bmiddle/4bca77dbtdb538680b933&690
杜家实胡同(李长起拍摄)
杜家实胡同:形成于光绪年间。因杜姓最早在此居住,故名。
和平实胡同:形成于道光年间。胡同北头为聚德号董姓后门,故名聚德胡同。后改和平实,表盼望和平。
董家实胡同:形成于嘉庆年间。胡同内住户董天成在河北雄县经营杂货,故名。
人平实胡同:形成于乾隆年间。胡同名寓意人人平安。
http://s3/bmiddle/4bca77dbtdb53960f4e92&690
曹家胡同旧照(于培福拍摄)
http://xqbs.net.cn/uploadfile/jpg/2013-4/20134191049365.jpg
拆迁前曹家胡同五号的仿石库门
曹家胡同:形成于乾隆年间。曹姓最早居此,故名。为杨柳青地势最高处。曾为杨柳青法院、中国人民银行杨柳青营业所驻地。其5号院曾为中国人民银行杨柳青营业所驻地,其院门为北方极为罕见的仿石库门样式,拆迁中其门已被毁。胡同南口斜对面,估衣街上曾有“义顺成”百货线店,为人称“带子刘”的沧州于桥刘姓所开。其子为本镇著名书法家刘紫蘅。刘紫蘅因为北京北海公园补乾隆御笔“意远”匾而闻名北京书法界。
施医局:形成于嘉庆年间。本名金和成胡同。光绪年间胡同居民安文忠赶大营发财,在胡同南口设施医局,故改名施医局。
王家实胡同:形成于光绪年间。以巷内首户王姓,故名。
西当铺胡同:形成于同治年间。旧时胡同北口西侧有万顺当,俗称西当铺,又因胡同窄小,故名。
http://s8/bmiddle/4bca77dbtdb5eeec7d2ac&690
西渡口(李长起拍摄)
西渡口:形成于乾隆年间。因直对杨柳青镇的西渡口,故名。胡同北面,今供水站胡同旧时曾有“泰山行宫”(又称西奶奶庙)。该庙与玄帝庙同建于明宣德乙卯(1435)年,本为道士眷属居住。清末玄帝庙改为和尚主持,同治年间“泰山行宫”也为尼姑接管。“泰山行宫”是杨柳青旧时著名寺庙。而泰山娘娘(碧霞元君)信仰与运河文化密切相关,切因宋代册封原因,在北方民间曾有与妈祖信仰合流之势。清代运河总督管干贞曾在此留诗《卫河棹歌》。诗曰:
杨柳青边紫蟹肥,
娘娘庙前白蝠飞。
酒酣更买青州面,
说饼蓬窗醉解衣。
仁义胡同:形成于乾隆年间。巷内房屋原为董、久两户所有,后他们均乔迁新居,把住房送给亲戚住,且不收房钱。受惠住户为感其恩,故取此名。
http://s12/bmiddle/4bca77dbtdb53b052bb3b&690
串心堂子胡同旧照(于培福拍摄)
串心塘子胡同:形成于道光年间。巷内北部原有一严姓开设的澡堂,当胡同道中,胡同绕澡堂而过,故名。上世纪80年代初作者上学时经此,澡堂遗迹犹在,不久彻底拆除,胡同改直。
老塘子胡同:形成于乾隆年间。有一李姓人在胡同内开设了澡塘,且是该镇最早的一家澡塘,故取此名。记得胡同路面由废旧石磨盘铺成,别有韵味。其路面在拆迁中被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