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帥
近几天,大学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迎新生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说到新生,人们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大一新生”,是那些刚刚离开父母,就要开始独立生活的大一新生。大学校园内处处可见新生家长拉着旅行箱、扛着旅行包徒步的身影,身边的孩子却是两手空空,可以理解,第一次要离开父母,第一次要独立生活,爹妈心疼孩子,想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孩子安置好一切,为此,他们乐此不疲般地忙里忙外,买这买那。
然而,漫步在校园中,偶尔也会看见略显特殊的、拖包带裹的一家三口。为什么说“特殊”?因为三口之中的那个孩子并不像普通的、初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般,有着一张对校园里的一切都倍感新鲜的、稚气未脱的面孔,他们的面容稍显成熟,他们的眼神带着几分从容,他们也是新生,是新入学的研一学生。从情理上来讲,对于这个年级和这个年纪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自理能力本应该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他们的入学安置工作本不应该再过多地劳累父母,可是为什么某些研究生的入学场景和大一新生的入学场景极其类似呢?为什么还有呆若木鸡般地眼看着父母忙里忙外自己却无动于衷的研一新生呢?我不禁要向这样的研一新生和他们的父母们发出以下的疑问。
[ 这样的研一新生:你们如何能够做到心安理得?你们最该研究的课题到底是什么?
]
大学生活要过的第一道大关就是“自立生活、自理生活”。一般人经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都应该培养出了较良好的自主生活习惯和较成熟的自理自立能力,这为他们毕业后走向社会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那些在硕士生涯即将开始之时仍然需要父母帮着跑上跑下、收拾新宿舍的准研生来说,你们的心安理得来自何处呢?如果是行李太多,家长陪送还算说的过去;可是眼看父母身上背负的负荷远大于自己身上的重物却无动于衷,眼看父母顶着烈日出入超市为你购置生活必需品时你却在一旁避暑,眼看父母爬上床铺为你铺床装被自己却在坐享其成甚至指指点点,这些做法实在是不适合“研一”这个年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做法也在那张“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上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这些事情你根本不会做,那你读不读研也没啥用了,一个四肢健全的人长到这么大还连最基本的生活小事都不会处理,即便你成了博士后,那个学位也会招致人们的议论,你也是个“傻博”。最重要的问题是:你大学四年究竟咋过来的?如果因为惰性太强而不想去做,那你读不读研也没啥用,一个凡事能靠父母就靠父母的人喜欢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都求助父母,从来都是惜力如金,那么我可以看到,以后的你是一个不会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企业不需要这样的人,并且在你的父母年迈之时,你应该做不好一个儿子或是女儿,百善孝为先,乌鸦尚知反哺,羔羊都懂跪乳,何况这么大的人!不心疼父母说明你的品质有问题,学位再高也弥补不了你品质上的缺陷。
对于这样的研究生来说,如果被人认作大一新生,那还好办;但是如果让人知道你是个准研生的话,非议就不可避免了。没人会对家长说三道四,所有疑问声和责备声的矛头一致指向的人是你——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研究生。或许你应该先好好研究一下如何自理和如何做一个孝子,这比那些科学技术要重要得多。
[
这样的新生家长:你们还要“宠”孩子到什么时候?这样的体贴周到到底是帮他还是害他? ]
人的一辈子一直在操心,特别是为人父母之后。孩子再大再成熟,在爹妈的眼里还是孩子。疼孩子、宠孩子,这都可以理解,可我觉得,凡事要讲度,要讲适可而止,而且要分场合、分情况。
刚上大学的时候,你们不远千里送孩子来到大学。在宿舍,你们爬上床铺为孩子铺床装被,你们像在家里一样跪在地上擦亮每一块地砖,你们站上窗台挂好早已准备好的新窗帘;在校园里,你们钻进超市疯狂采购生活用品,你们拿着通知书指导孩子进行报道的每一个步骤,你们来到食堂亲自体验孩子将来的伙食好不好。你们为孩子选购最好的东西,自己却住尽可能便宜的旅馆,甚至露宿校园。其实,这真的好像是你们在上大学。这也没错,孩子都是自己的宝贝,马上要离开你们了,总是打心眼儿里想要多为孩子做些什么,生怕遗漏了一些琐碎的小事。可如今,他们都已经用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向你们证明他们都是经过大学的人了,他们都已经通过这份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向你们证明了他们出色的成绩了,是时候给他们一些自己照顾自己的机会了,难不成将来找工作的时候你们还要陪伴着奔波吗?
既然没有必要,那么他们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去做好了,你们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但真的不必凡事事必躬亲,这样你们也累,其实孩子也累,他们累在心,累在承受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冷嘲热讽”,这些不是你们想要的吧?这样的体贴周到表面上是帮助孩子顺利地开始了新的生活,但实际不是在帮他,是害他,通俗一点说,这样会惯坏了他。惯得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惯得他凡事首选后路走,惯得他将来走向社会只会做爷却不会做孙子,而这个恰恰是现在大学生眼高手低的最显著特征。遇到问题,他们会首先想到:应该如何如何好,如果爸妈在就好了。因此,适当地放手是必要的,适当地让孩子亲力亲为是必要的,甚至适当地让他们撞撞南墙都是必要的。
我们可爱的父母们,你们是天下最美的人,你们对我们的爱也是全天下最真实、最无私的爱,但是有些时候,这份爱稍稍收敛一些会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80后的我们总在把自己摆在一个很成熟的位置,却也总是在这样“成熟”的高度扇自己的耳光,到头来,我们还是没有摆脱“幼稚”的影子。在清华大学的校园内,有一块著名的石碑,上面刻着四个醒目的大字:“行胜于言”。这四个字代表了一种态度,起到了一种警示作用,时刻告诉着以清华学子为代表的中国大学生,千万不要光说不练,要说到做到。因此,如果不喜欢被人认为不成熟,不喜欢落入“幼稚”的圈子里,那么行动起来,别再打着成熟的幌子做出不成熟的表现。记住:不在“成熟”中爆发,就在“伪成熟”中灭亡!希望有一天,你能底气十足地告诉身边的人,告诉这个世界,也告诉你自己:“我真的成熟了!”
本文文章完全原创,版权所有,谢绝转载,如有发现,违者必究,感谢您的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