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大学里的三种郁闷,别让它们左右了你的大学

(2009-09-01 10:03:31)
标签:

郁闷

高频词汇

大学生

家庭条件

80后

校园

分类: 我是草根我原创

文/大帥

 

    郁闷,不仅仅是网络里久盛不衰的高频词汇,更是在中国大学里风靡数年的词宠。本应是富有朝气的一代,又经历过高考这道生死关,有什么事儿看不开?有什么闷可郁?为何总让“郁闷”的空气充斥着你的大学?新学年开学在即,又一批准大学生将要“转正”,警惕大学里的“郁闷”,别让“郁闷”左右了你的大学。在大学里,大学生所谓的“郁闷”主要可以分为一下三个层次。

 

【层次一:最浅薄的“郁闷”】

    “郁闷”是大学里最常出现的高频词汇之一,许多人将其作为口头禅,经常有意无意地说出。80后大学生的“时尚观”和“审美观”已经彻底变革。颓废、非主流等父辈人看不惯的现象在这代大学生中被树立为“时尚”的,“美”的,不时地说起“郁闷”、“晕”这样的词语似乎可以显示出自己很“潮”、很赶“时髦”。这是最浅薄的“郁闷”。

 

【层次二:最本质的郁闷】

  80后的大学生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在这种思想的诱导下,每个人都有着或大或小的“梦想”,最普遍的是“有车、有房”。然而,成功者和优秀者毕竟是少数,面对现实中的每一件不如意的事情——家庭条件、爱情、学习、就业等,无论大事小事,大学生时常会和理想的实现联系起来,以至于感到失望、迷茫和力不从心。

    初入大学校门,许多学生会因“心中的天堂”和“现实的大学”差距巨大而感到失望和失落,会因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的巨大转变而感到不适应和苦恼,也会因家庭条件不如其他同学而感到自卑和惧怕;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好学生会因为要取得好成绩而拼命和紧张,成绩稍差的同学会为如何顺利通过每一次考试而愁眉不展;有恋人的学生会为感情中的小摩擦而感到惆怅,没有恋人的学生会为找不到男/女朋友而感到焦急和没有面子;个性随和的学生会因为有好人缘会遭人嫉妒而感到无奈,生性孤僻的学生会因为无法融入到集体、不合群而感到恐慌。总之,不管什么情况,什么原因,在大学里,总会有大批的人在“郁闷”。

    “情绪化”是大学生的通病,喜怒哀乐常随事就是,倘若苦闷无法一吐为快,招不到合适的对象倾诉,就会形成最真正的、最本质的“郁闷”。经常带着这种情绪面对学习和生活,怎能会出成绩?破罐破摔的方式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长此以往,如果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话,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今后的就业,甚至影响整个人生。

 

【层次三:最危险的郁闷】

    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中,“跳楼”、“跳湖”等大学生轻生事件频繁发生,或是苦于感情不顺,或是困顿于学业的压力,在这些学生里面,有本科生,有硕士,甚至还有博士生,不免令人深感惋惜。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终究可以归为一个词——郁闷。这种郁闷已经上升成为一种心理疾病,当他们面对现实的时候,一连串的问号在脑海里打转,越是着急越是走不出心里的那个“迷宫”,越是走不出来就越着急。他们不会主动找朋友倾诉,更不会听朋友的劝慰,他们被心中的疑云成片地笼罩,类似“为什么世界对我这么不公平?”、“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这样的疑问把他们逼到喘不过气来,最后只能选择“逃避”的方式来解放自己。这种“郁闷”是最危险的,也是上一种最本质“郁闷”的升级。

 

    郁闷不是你的错误,但是不会排解就是你的不对了。大学生立于世,为自己,为父母,为社会,是有责任的一个群体,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大学就是个小社会,各种复杂的人、复杂的事每天都会找上门来,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实“人人有本难念的经”,要学会自己调节,特别是刚进大学校门的孩子们,千万记住,郁闷不是一种时尚,更不是一种提倡,许多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它会害了你。

    如果你在学习、生活、工作、社会交往过程中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你要做的不是“郁闷”,那会伤身、伤神、伤心,并且最重要的是,它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要鼓起勇气,理性地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这样,你才会越挫越勇,直至成功。

 

本文文字皆为原创,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如有发现,违者必究,感谢您的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