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游孔庙

(2010-05-30 09:07:50)
标签:

孔庙

牌位

称字

进士

孔子

国子监

文化

分类: 诗词歌赋

                      重游孔庙

                        ——步志友兄韵

 

                       千载庭园绿,

                       和风过殿堂。

                       碑前认名字,

                       柏下忆文章。

                       日月新夫子,

                       云烟老细娘。

                       春秋曾一览,

                       奋笔亦鹰扬。

                                                       2010.5.28.

 

 

    记得去年发过一篇名为“全新孔庙,错误百出”的博文,并指出孔庙的一些错误,之后偶遇孔庙国子监的吴志友馆长,他对我的意见十分重视,派业务副馆长李超英对我的意见给予答复且重新修正,并多次邀我再游孔庙。

    昨日重游孔庙,所有失误已然改正(见照片),吴馆长赠书《孔庙国子监史话》,后记有吴馆长五律一首,步其韵以示感谢。

 重游孔庙

                         右起:高占祥、吴志友、空林子

附来往信件——

 

                             关于纠正错误的答复

空林子女士:

    对于您的批评意见,经吴馆长指示我们做了认真的研究。并拜读了您的博客文章:全新孔庙,错误百出。对您的帮助我们深表感谢。

    关于述圣牌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成殿开放至今,经常有观众提出为什么也称孔子?这个牌位是清代光绪升孔子为大祀时的遗存文物。推测当时如此写法在于庙里的牌位称姓不称名,所以有三个冉子(冉先生)两个孔子(孔先生)。当时我们囿于前人文物不能改动的观念,没有改动。只是给观众解释,称姓不称名。这次,与吴馆长商议,即使是前人错误,我们也要加以更正。准备新做一个牌位,将原文物收回库房。已经量尺寸,正在制作中。

    关于礼隳三都,曲阜收藏圣迹图,包括刻在碑上的原物,均有使用堕字的情况。四库全书中用”堕”的181条,用隳的23条.两字本为通假字,我们把注音去掉或注hui,拟在春节前改正,感谢您给我们提出。您来两次,我们的确没有收到您的意见,这怪我们工作不细。

    至于进士及第,对明清以前的科举可以泛指。明清后出现专指意义,但是泛指意义也没有消失,在明清著述中及匾额等文字中还经常应用。这本是学术看法不同,希望您能理解.我们本着虚心接受意见的态度,在春节后再行改变说法。

    再次感谢您对博物馆事业的关心,今后我们的展览将请您参与论证,以期较少出现错误。

                                    孔庙国子监博物馆业务副馆长: 李超英

 

 

吴志友先生钧鉴:

    根据《随园诗话》记载,在唐代,普通进士也可以称为“状元”。然而,现在状元一词,显然是指进士第一。因此,按照严格的治学标准,及第一词,如果泛指进士登科,显然是会造成歧义的。因此,建议改“进士及第”为“进士登科”。

    关于隳字与堕字,如四库全书出现差错,那也不应以之作为标准。因为四库全书多有篡改之处,并不是严谨的学术著作。即便是通假字,此字也当念(hui)。贵馆误作堕,显然是失误。

    关于孔子之说。孔子已成为一个固定名词。以前说相声的,把“我们隔壁那姓孔的小子”简称为孔子,显然是笑话。子思孔伋,历代从来没有人称他为孔子。如果是清代人错误,只能证明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文化缺乏基本的认识,以致于出现这种无可争议的错误。作为共和国的学术机构,显然不应该延续这种错误。另,春秋大义,称字为尊。

所以,孔子的孙子,子思,提到孔子时,都称之为“仲尼”。古人对于孔子的弟子,如“子路”“颜渊”,都是称字而不名,这就已经是一种尊重了。

    清代是历代皇朝(除元代外),最缺乏文化底蕴的政权。作为当代国学馆,复兴中华文化,决不能重复清代的错误。

   

                                                          燕堂门下:空林子

                                                             2009.1.19.

 

重游孔庙

重游孔庙

重游孔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浣溪沙
后一篇:木兰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