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奥运系列报道芭蕾舞剧陈其钢中国 |
分类: 新闻图文 |
1951 年 8 月 28 日出生在上海,脱胎于艺术家庭的熏陶与良好培养。中学时代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主修单簧管,后曾历任省级管弦乐团演奏员及指挥,作曲等。
1977 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事罗忠熔先生。
1983 以全优成绩毕业。同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取教育部出国研究生,次年赴法国深造。
1984-1988 获当代音乐大师梅湘(梅西安)赏识,破例纳为关门入室弟子。并同时亲炙 I.Malec, C.Ballif,B.Jolas等巴黎高等音乐学院名师。连续四年获得法国政府奖学金。
1988 以"优秀"成绩相继取得巴黎大学(Sorbonne)硕士学位和巴黎音乐师范学院高级作曲文凭。
1987和1991 连续两次为法国现代音乐研究所作曲研究员。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已于近日在北京首演,各方观众反响不一,这且按下不表。关于该剧,有一则"边缘"新闻,叫"陈其钢一怒为'灯笼'张艺谋笑容难掩尴尬",说的是该剧巨幅宣传海报上,张艺谋的大幅头像占据了中心位置,作曲家陈其钢的头像却被淡化处理在海报的左上角,稍不注意很难发现。当一位记者就此问题向陈发问时,早已如鲠在喉的陈其钢终于大吐胸中块垒:"就艺术创作规律来说,音乐才是一部舞剧的灵魂所在,一部舞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无数不同的导演,但音乐作为立剧之本却是始终不会改变的。我不知道国内的媒体是真不懂行还是故意如此,总是忽视音乐这最重要的一块,而对其他部分却十分热衷,炒了又炒。"(《扬子晚报》报道)
作为当今少数几个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极为活跃的中国作曲家之一,曾获封"现代派"的陈其钢在迈入五十岁之后变了性情。他诚恳地否定以前的创作,并对中国音乐传统表现出很大兴趣,近年不仅为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创作了音乐,也写出将西方技巧与东方元素糅合的力作《走西口》《逝去的时光》《蝶恋花》……蕴涵浓郁文人气质的音符,一次次倾倒了西方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