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有女耀京华
孔屏
在2007年4月23日由《诗刊》主办的“春天送你一首诗”福鼎诗会上,一位美女诗人笑着迎来热情问候我,我觉得似曾相识,却记不起她的名字,这时一位文友介绍说,这是空林子。原来是她,怪不得这么面熟。
一晃十多年不见,她的变化可真大,竟让我倏然间认不出来了。许多年前刚认识空林子时,她是周宁县一位业余诗作者,像一朵娇嫩、纤丽的山花,被周宁的文友们众星捧月般宠着。这些年,她与爱人一起在北京从事文化产业,颇有成就。十多年岁月风雨的磨蚀,住住让许多美丽女人变得花容暗淡,而空林子依然是这样美丽,丰润的体态中显出一种成熟与高贵美。
她丈夫陈荫夫,也是闽东诗歌作者,曾是个医生,后来辞职到北京从事文化产业,并在书法艺术方面有所造诣,《文艺报》曾整版刊发过他的书法作品。多年前一天夜晚,我在福安街头偶遇陈荫夫,他十分热情地请我到他们夫妇临时居住的位于旧军营山上一幢小楼里喝酒,空林子下厨炒了几样菜,我们喝酒聊天直至半夜,留下了很美好的记忆。
此后不久,陈荫夫从福州捎来话,说他陪同我国著名小说家汪曾祺、林斤澜到福建,想带他们来宁德看看,请我作接待准备。汪曾祺、林斤澜是中国写小说的顶尖高手,我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学习时听过他的课,算有师生之谊。于是我调动一切关系,认真安排有关事项,准备好好接待两位老先生。后来他们去了武夷山,因行程紧,没有来宁德,但陈荫夫推进闽东文学界对外交流的一片热心一直让我感念。当时二老要是能来宁德,那将为宁德文艺界留下一段美好的篇章。
福鼎诗会晚宴时,主办方安排空林子与我同一席,她坐在我旁边,悄声说起了这些年在北京发展的情况。现在,她姐弟四人都在北京,工作与生活状况都不错,己把父母都接到北京,好照顾老人,让他们安享晚年。在北京这些年,她不但事业上有发展,业余创作也取得很大成绩,出版多部诗集,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在她给我看的相册中,我看到了她与国家总理、国学大师文怀沙等我国政界、学界、商界高端人物交住的场景,这些照片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她夫妇及姐弟们在北京的事业是很成功的,但她在谈到这些时,显得很平和,没有半点夸张与炫耀,以一颗平常心在讲述日常事,自然展露着大家闺秀的气度,而这种大家风范是难以仿效的。这些年常见到一些出身低微小家之男女,混迹于名利场中或因机遇一时得意,便自我膨胀,恶质尽露,让人感叹。在文坛浮燥之风日炽之时,空林子从容与高贵的气度,显得特别可贵。
空林子出身书香门第,她的祖父、叔祖父都是画家,父亲林之行先生是闽东著名戏剧家,集编、导、演于一身,被戏称为“闽东的卓别林”,他的剧作《武夷狐疑》享誉我国剧坛,他是闽东为数不多的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之一。我曾在文化部门工作,与他相识多年。空林子自幼受家族书香濡染,饱读诗书,才滋养成如此气质,也印证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爱读书的女人最美丽”这样的论断。记得曾有人说,三代才能培养出贵族气度,三代才能培养出天才,这些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前些年我在文化部门工作,看到有些街头暴发户带着五、六岁小孩去拜师学弹钢琴,宣称自己没机会了,要从小小年纪开始培养艺术天才,我不由得想起“三代”之说,对此很不以为然,觉得如此望子成龙、拔苗助长弄不好会适得其反。一个人高贵气质的形成,确实需要一个长期积累与修炼的过程,家庭影响是其中一个要素。
以刘伟雄、谢宜兴、空林子为中坚的丑石诗群,近年来受到诗坛瞩目,诗评家苗雨时曾以《三枚瑰玉
各聚异彩》为题,对三人的创作作了精彩的评述。在评论空林子时,有这样一句话,“高贵而动人。”
高贵是一种品质,是难以被时光与环境所消解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