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兰文友为《天上人间》所撰书评
(2010-07-09 12:16: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图书或者电影 |
“现实很骨感,理想很丰满。”看完周海亮的中短篇小说集《天上人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4月出版),我的脑海一下子蹦出了这句网络流行语。这句话简要概括了《天上人间》所表达的主旨:关于梦想与现实的冲突,关于价值、尊严和死亡的探索。虽说现实与梦想就像水、火之间有很大的差距,甚至互不相容,但是,深不可测的现实之水,似乎永远浇不灭充满希冀的梦想之焰,有时还会起到催化作用。
评判一本书的好坏,不同层面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但起码的标准还是有的,比如:文笔优美、格调高雅、品位不俗……我个人认为,一本书能够吸引读者看下去,能对读者的情怀、智慧或修养等提升有所帮助,它就是好书。用这样的标准来看,周海亮的《天上人间》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天上人间》是由倦鸟、吃烟、母亲、蓝蛇、站花墙、尖叫、炒面八钱、天上人间、欢乐颂9篇中短篇小说组成,内容包含亲情、友情、爱情、奇幻、民族意识、反抗与挣扎等多方面。作品的显著特点就是:情节描写细腻,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无论读之中的哪篇作品,人物都是鲜活的,似乎就在我们身边走动。然而,现实有着太多的苦难与坚辛,并不像梦想那样五彩缤纷,作品所表达的意念告诉我们,现实的灰色永远掩盖不了人性真、善、美的辉光。
其中,《母亲》是一出悲情剧。“母亲”有3个孩子,为给儿子三贵治病遭甫大夫蹂躏,之后,为了让孩子生活得更好,她不惜出卖肉体。丈夫游手好闲,性情暴扈,自己在外拈花惹草,却不顾妻子的付出与酸楚,经常对她大打出手。终于在一次暴行中,大贵为了保护母亲失手打死了父亲,之后,一家人度过了相对平静的一段岁月。然后,“母亲”的苦难并没有因此结束,上大学之后的三贵因为母亲名声不好,常年不归;二贵出嫁,却没逃脱母亲所担忧的结局———夫妻离异;大贵则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一念之间,将受害者扔到井里,犯下死罪。母亲病重后,三贵终于良心发现,回乡探母,然而,母亲再也没有醒过来……三贵后悔莫及,向女友道出原委,当年就因为“母亲”从垃圾箱中捡回被亲生父母遗弃的他,父亲才对母亲有了意见,导致性情大变,由此,注定了母亲充满苦难色彩的一生。
《天上人间》中的《春秋纸》则讲述了一个被大夫判了“死刑”的病人田守业,生前为自己准备纸扎的故事,上演了一出生与死、虚与实、幻觉与清醒,貌似怪诞实则鞭挞世情的荒唐剧。《虞姬对》则是一场爱情悲剧,描述了作为戏子的湘莲与老乡满天星之间戏里戏外的情感延伸,最终双双结束了自己生命,相守永恒。
周海亮的作品构思巧妙,取材大多来自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就是这些素日并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人生“价值、尊严与死亡”的真谛。即使他们的形象并不完美,即使他们身体的成分“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即使他们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仍然泯灭不了人性向善的光芒。(刊《今日路侨》2010年7月5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