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溶江畔探古城

标签:
万溶江畔探古城节气文化谷雨 |
分类: 四季如风(游记) |
万溶江畔探古城
走过湘西,不仅有沈从文笔下的故事,还有尚未被历史风云尘封的旧时遗迹,让我们可以去探访、回味。
乾州古城就是这样的地方。这里曾经山峦环绕,万溶江穿城而过。古城内青石街巷纵横交错,古香古色。时光流转,物是人非。如今这一隅古迹幸存,却被四周高大的现代城市建筑所包围,既突兀又弥足珍贵。
乾州古城得名与《易经》有关。乾为天,刚健中正。乾卦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引领人遵守天道德行。
踏进古城,先迈入胡家塘。一个并不特别大,却自成体系的小世界。让我想起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胡家塘由大塘和小塘组成,两塘之间弯弯的石拱桥叫清风桥,像极了南湖的南桥。而这个小世界,也像是宏村南湖的微缩版。
旧时很多土地堂。在古人心中,天地万物都是人类敬仰的存在。
经过一座木楼叫继兰楼,是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百年名楼。楼主庄仲熙的父亲庄立诚是前期监生,曾任《乾州厅志》校对。授课之余喜欢种兰,书斋题名"艺兰轩"。庄仲熙为继承其父亲爱兰之意,特将此楼命名为"继兰楼"。
塘边,有居民正架火煮蒿菜。这样的场景好亲切,是春天里一道风景。停下脚步观望,等待带着清幽的香气缭绕飘升,然后深深地吮吸乡愁的味道。
春天里用蒿菜做粑粑是南方很多地方都有的习俗。但这里的居民不光自己吃,还做来卖,于是蒿菜粑粑就成了当地特色美食。蒿菜粑粑是春天最具节气特征和最具仪式感的食物,每吃一口,都满含感情和温度,而每一个,都是完整丰满的故事。
小塘里有一口古井叫安澜井,相传与万溶江相通。井深不可测,水质清冽,水如泉涌,为乾州古城水源之一。记忆里古时的井水都这般清纯,河流也未被污染。如今却只能对其怀想了,幸而环塘而建的明清古建筑保存尚好,还可以看见粉墙黛瓦、飞檐翘脊,也是一种安慰了。
我们从北城门进入,相对的南城门是由古城南大门、通济门和月城(也叫耳城)组成的三门开。城内除了胡家塘,还有诸多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比如杨岳斌故居、罗荣光故居、黄斌臣故居,张天翼寄寓、翦伯赞寄寓等。
这些古建筑群的保留,给了我们一次穿越历史的机会。看着这些熟悉又陌生的砖木建筑,望着古老的封火马头墙,历史的某一个章节,被我们再一次翻阅。
湘西最典型的民居有四个进深,中有天井,整体为四合院。四合院里的天井是重点,可望见外面的天空,可让灿烂的阳光洒进来,让整个院子沐浴在暖意中。
乾州文庙保存完好,建于清朝雍正七年。有明伦堂、文昌宫、大成殿、大成门、状元桥、棂星门、崇圣祠等。棂星门是用红砂页岩制成,颜色突出。
跨过棂星门,是月池。月池上有状元桥。古时学子临考前都会前来踏桥、到大成殿拜谒孔子,以求功成名就,高中榜首。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曾见过很多地方的孔庙,但这是唯一一处含有欧式建筑风格元素的孔庙,别具一格。
远古时,迁至乾州的先人,安家在万溶江边。若干年后,形成了一条河街。明清以来,河街渐渐发展成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林立、作坊丛生,于是有了一座城……
在古城转了一圈,又回到胡家塘。原本阴沉的天空,出起了太阳,让人倍感温暖。在塘边的一家小院里坐下来喝茶,顿时有了一种归宿感。身心放松下来,不时看看走过塘边的过客,有一种奇妙的上帝的视觉。
今日谷雨。春天行将结束。胡家塘美味的蒿菜粑粑该吃不到了。但也不用沮丧,因为若是在蛙跳蝉鸣的夏日里坐在这里喝茶,就可以看见满塘的莲花。在荷韵飘香间,有穿着古装的女子撑着油纸伞走过清风桥,恍然是穿越回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