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之春

标签:
节气文化边城之春清明杂谈 |
分类: 四季如风(游记) |
边城之春
两相比较,川渝地界比对岸湘西地界安静。于是折回洪安古镇,在一家摄影之友开的客栈住下。
从客栈楼上,可以看见整个渡口,两岸三地。许多小船泊在水中,静静地蓄势待发,酝酿着故事,等待有人启航,然后一路漂泊下去。
但除了拉拉渡在两岸不停往返,这些水边的船仿佛凝固在水里一般,不见动弹。宛如花歇树了,故事封存了,时光也停滞了。
不过很快又发现,有一种小船,时不时在水面穿梭,供游湖人乘坐。此地从2005年7月以沈从文所写《边城》命名。川渝这边叫“边城洪安”,对岸湘西原名“茶洞镇”,现改为“边城”。无疑是为开发旅游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小船属配套设施,但实际上知道这里的人并不多,和凤凰比,这里太清静。
这里的一切,都被人为的边城化,随时随地提醒你走在一个故事里。中心有一个岛叫“翠翠岛”。其实“翠翠”这两个字在码头随处可见。比如那家醒目的“翠翠人家鱼庄”。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坐在鱼庄里吃角角鱼。对岸灯火摇曳,岩壁上‘边城’二字被灯光映照,依然很醒目。隔壁也有鱼庄叫“大佬二佬鱼庄”。鱼庄门口很多人不知所为何事,后来又见他们下到河湾里放鞭炮,特别响亮,也不知何故。连绵不断的鞭炮声划破了边城的静谧。
第二天一早,从楼上往下看,水里的小船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有哀乐声传来,是从大佬二佬家方向。拉船的老爷爷又开始忙碌起来,就想只见爷爷,却未见翠翠。这样想着下到码头果真就遇到一位,但不是随爷爷拉船,而是自己划一条小木船。于是我们就坐上小船随她在河湾里遛一圈。
一路上船家女和我们聊天,才知道昨日大佬和二佬的妈妈过世。在沈先生的故事里,死去的是大佬。大佬死后,二佬也离开了边城,留下翠翠一人独自等待。我知道此大佬二佬非彼大佬二佬。现实版的故事我无从知晓,但这些熟悉的名字牵引着我们,无数次回到本来的故事里。
女子熟练地摇着船桨,船慢慢行至贵州的地界。在风景最好的一段她把我们放下船,说我们可以沿河岸看看,她到前边等我们。
沿青青河岸一路走过去,风景这边独好。远远看见小船轻飘水上,她坐在船头听音乐。这幅画面让眼里的风景变得更加柔美。
回房间拿行李离开,瞥了一眼每间房里床头都有的这本书,翻看就会看见故事的开始:“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在沈先生的故事里,最后大佬归水,二佬离开边城,离开他喜欢的翠翠。翠翠一直在等他,沈先生说,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为了这场等待,边城还一直停留在这个故事里。
转眼又是清明。三年过去,不知边城的春天是否还是那般清美?我想即便有残留的冷风,仍不能阻挡春花繁盛、天地万物,气清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