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找寻年的味道

(2021-02-03 12:03:07)
标签:

节气

文化

立春

分类: 四季如风(游记)

找寻年的味道

找寻年的味道

长大以后,一直不喜欢过年。觉得年味越来越淡,总喜欢和家人团完年之后就跑出去,试图在别处找寻年的味道。

去的地方最好有古迹,当然,还残留古风。这样的地方,总有记忆里的影子。2016年春节,游历到巴南区的丰盛古镇。该镇建于宋,明末清初商贸业发达,有"长江第一旱码头"之称。是巴南、涪陵、南川交汇地“一脚踏三县”的重要驿站。

找寻年的味道


这样的地方,总留有许多传说。比如,场镇的四面,曾经均设栅子门封之。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进攻重庆,途经此地,关上四门屠场,谓“封门”。再有,场镇唯一出口在两山之间,山峰陡险,故又称“峰门


找寻年的味道

 

和想象中一样,古镇上还保留着石板老街。街两边的老屋均为二至三层全木质穿斗榫卯结构。单檐房山式屋顶、二层楼双重挑檐、雕花木窗。门铺大多都有翻新的痕迹,想来是因为太破旧,整个古镇已经重新打造。

 

找寻年的味道

 

街面多是店铺。也有住家户。阳光中的猫咪永远是古镇的精灵。它们已经几世轮回,明亮的眼睛洞悉这里的一切。店铺后有青砖黑瓦四合院,其檐额、堂额、门窗还保留着鱼虫鸟兽的装饰以及戏文故事,显露着这里曾经的旧样子。

找寻年的味道

 

丰盛的年味是别样的,如冬日阳光里熠熠闪亮的腊肉般红红火火。让人瞬间无限向往,童年记忆里的那些年味纷纷复活。

 

找寻年的味道

 

丰盛的年味需要辅以纯酒佳酿。小镇的酒,价格都不高,配以农家菜、豆花饭再合适不过。

镇上有一家朱三餐馆,特色菜是 “三大盘”。霸王肥肠、叫花排骨和蒜椒鱼,分量足,味道好。常常高朋满座,吃得人忘记人生所有遗憾,瞬间满足。

 

找寻年的味道

 

和其他古镇一样,你能在街上寻到老药铺、老茶馆、老式转椅的理发店。还有保留的手工作坊。手工弹棉花、手工制挂面。高粱穗扎扫帚、竹编生活用具。这些便是最吸引我,最令人怀旧的部分。

 

找寻年的味道

 

大城市里的人早就不会自己推汤圆面,唯有这样的场镇还保留着曾经的习俗。自己手工推晒的糯米粉更香,因为每道工序都留有自己的体温和情怀。这样特性的食物古镇上还有许多,烟熏豆干、热糍粑、烤红薯等等。我买了烤红薯边走边吃,暖手暖胃又暖心,这一刻也重温了记忆中的年味。

 

找寻年的味道

 

小路边有人下棋。时光在这一刻停滞。闲时生活背后是豁达的人生观支撑,这与古镇的风格十分契合。所有的浮华、以及功名利禄都很遥远,而最贴近的,是最平淡平实的人间烟火。世间唯有这样的烟火最实在绵长,如潺潺流水,永不断流。

找寻年的味道

 

古镇上旧时的栅子门早已不见,唯一些老街保存下来。如十字街、半边街,以及福寿街。

镇上还存留下各类宫、殿、堂等建筑。虽然已布满历史的风尘,但那些青砖黛瓦,雕梁画栋,雕花木窗,都是历史的足迹,依旧在风中述说曾经的故事,勾起人们的记忆。

 

找寻年的味道

 

古镇至今还有清末明初时期的碉楼炮口,这些碉楼筑三至六层,设有望洞和射击孔,是古时战事的遗迹。今人望见,只剩下好奇。而曾经的故事,已与我们无关。

 

找寻年的味道

 

仁寿茶馆是古镇的精华,也是最大惊喜。站在大门外往里望,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茶馆非常古朴,门边两个门当雕刻的栩栩如生。精美之外,有一种气势。

 

找寻年的味道

 

这座精巧的四合院,一楼为茶馆,二楼设有雅间。处处精致,极具晚清遗风。

 

找寻年的味道

 

    多少年过去,古镇人还是喜欢喝茶。在雅致与古朴之所品茶,与街边的小茶馆相比,这里尤为安静。静心静气静神。天气晴朗时,可移步到后院晒太阳,边品茶,边感受阳光触碰皮肤的温暖。

 

找寻年的味道

 

  这茶馆并不是单纯的茶馆,也是晚清时最大的三个帮派(青帮、洪门、袍哥会)之一的袍哥组织的“仁”字号堂口,是大家商议事务、交流信息、解决纠纷、集会的场所。

袍哥组织以“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组织信条;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为序辈,其中“仁”字辈为最高。

 

找寻年的味道

 

如今在茶馆内部仍能看见袍哥议事的盛大场景。从桌椅陈设、雕花到摆件,每个细节都透着讲究,同时保留了当时的风味。

   袍哥重义气,所以信奉关二爷。袍哥名称取自《诗经》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即有衣同穿、有饭同吃、有福同享、有祸同当。“袍哥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江湖义气、称兄道弟等。做事绝不拖泥带水,而是干脆利落。

 

找寻年的味道

春伊始,这日阳光正好。坐在后院里喝茶,深感岁月静好,一时间竟然萌生出一种想要留下的感觉。如今“袍哥”早已不存在,成为一种历史记忆。但坐在这里,依然能感受到 “仁义礼智信”的气场。

这个精致的茶馆,也曾被损坏,现今我们看到的,是按修旧如旧的原则精心修缮恢复的。我想,建筑的修复相对容易,而精神文化的传承则要难得多。

几年过去,又是立春。恰巧几日后又是春节。今年可能又只能老实呆在家里。幸好,还有许多如丰盛一般的回忆。

还好,立春日出了太阳。恰逢水仙开了,让这个节气更加名副其实。应节气之需,熬了银耳莲子粥,准备了韭菜炒蛋,蒜苔肉丝。然后跟随阳光的延长线,静静等待冬日最后一抹阳光落下,沉入我们心底!


找寻年的味道

本人微信公众号,若有兴趣,可扫码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轻声细语
后一篇:冬去春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