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寂:彭州白鹿上书院教堂

我说不清楚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只是去了,又去。
1865年,一个法国传教士,带着圣经和他法国式的浪漫理想,千里迢迢远涉蜀道来到成都彭州白鹿镇,这里纯朴的人们和幽静的环境打动了他,他认为这里可以成为一片“文明的净土”。
于是,他用了20多年的时间在此修建一座天主教堂。从呼吁、募款开始,到运送大理石、木材和彩色玻璃等材料,再到云集能工巧匠,终于在19世纪未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天主教的圣殿。
传教士以韧力,耐心,在民众中去传教。国人慢慢走进了教堂,接受洗礼,孤儿开始停止流浪,在此读书。文明的元素开始慢慢渗透这里的每个角落。
时间的河流不经意间就流过了100多年。如今,在这片山野里,她显得如此不协调,因而更加突兀。岁月的沧桑带走了她惜日的辉煌,在一片萧瑟的寂寞中,她固守着残存的尊严。而留给我们的何止是几许叹息,几许遗憾!......
10多年前去第一次时,那里几乎没有外人涉足。穿过很长一段山路,就看见她矗立在那里。整个建筑错落有致而又显得格外有气势,但连接正门的弧形阶梯、扶栏、支柱、阶面已然破败不堪。门檐上刻着的外文字母仍很清晰。旁边枯萎的玉米秆随风飘动,更衬托出教堂的冷清、衰败。走进去,是地上厚厚的尘埃和静静沉睡的屋楼。高耸的白色法式礼拜堂,雕花的扶栏,园拱形的窗棱,弧形的台阶,在孤寂中散发魅力,让人感怀、遐思。

走寻在石砌的走廊上,是一间又一间黑暗的房间,木地板已经塌陷,只剩一个巨大的坑。一二楼之间的一块地板也已洞穿,摇摇欲坠。小心地登上楼梯,我在那个洞口的边缘坐了好一会,不明白这一块为什么会特别脆弱?在楼道上望对面的礼拜堂尖顶,依然有一种气势。当阳光漏射到黑暗的房间,那些并不安静的尘埃开始漫天飞舞,沉寂百年的声音开始响动起来。我终于明白,是什么侵蚀了这一切。

离开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会再来。等我再来时,她更衰败了。二楼已不准上去。当我们刚刚踏进大门,一阵大风吹过,然后就是啪地一声,一扇窗户被吹落在地。我分明听见她犀利的呻吟声。她的古老的身体已经长出了植物,塔楼仿佛快要倒塌。那些黑暗的屋子更加黑暗,我静静地听那些飘浮在空气中的声音,传递着无奈、宿命的气息。我深深理解了她的孤寂,亦如了解我们内心的孤寂。
虽然:现在此地比10年前热闹很多,每天都有慕名而来拍婚纱照的和少量的好奇者留足。他们看过、拍过,然后别过。留下了他们心中瞬间的永恒。
虽然:据说当地政府希望能找到当年法国设计家的后裔,请其帮忙修复这座古建筑,以恢复其原貌的风采。
但是,我早已知道,无论她的身体能否恢复,她的内心,将永远孤寂!
- [精] 百年孤寂 2007年8月06日
2007-08-06
08:31:41 本文已公布到博客频道文化·原创分类
-
百年孤寂将结束,因为荫子以为你立传,将传至永远;你的身影孤独的矗立,但是您的精神将万代不磨。
2007-11-22 15:41:40
vv来踩hao帖哈..........hoho
2007-08-08 22:02:02
我喜欢这种味道,仿佛午后那杯红茶流过我的身躯时的那一刹那——
2007-08-07 12:27:34
真的,你的每篇文章都很吸引人.
2007-08-07 00:36:23
路过啊 看看你回个帖子
2007-08-06 23:30:15
当我做坐在教堂里的那一刻就觉得自己的心里特别的明亮.
2007-08-06 22:08:17
说不出是怎样的一种意境,但却被你感染了。
2007-08-06 21:22:50
无能为力!这种情况全国很多,真是无能为力!生错了地方。
2007-08-06 17:12:33
似乎有读余秋雨作品的韵味。
2007-08-06 16:40:09
沉舟侧畔千帆过,历史之于现实,沉默是最好的语言!
2007-08-06 14:53:58
-
建筑,凝固的历史!
2007-08-06 14:00:08
历史在记录着时间,建筑也见证了历史的曾经.
2007-08-06 13:34:02
顺其自然吧。。。
2007-08-06 12:56:09
孤寂但久恒
2007-08-06 09: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