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带孩子,剪不断理还乱的是是非非
(2012-09-06 14:01:16)
标签:
添添成长ing育儿 |
分类: 添妈育儿路 |
2012-9-5 Wed.
sunny
看到亲子中心征集关于【婆婆带孩子的那些事】的博文,瞬间我就感觉许多话堵在胸口想一吐为快。先不说婆婆带孩子的事儿,单说婆媳之间,就算没有孩子,真正相处得好的也不多见。网上不是流传句话么:“为什么妈妈都不喜欢媳妇,而奶奶都喜欢孙媳妇?”---“因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虽然有点诙谐自嘲之意,却也真实深刻反映了婆媳与生俱来的关系。是啊,两个完全陌生的女人,因为同一个男人结为一家人,何来感情可言?随着孩子的出生,打交道的机会增多,感情还没培养,矛盾倒随之而来。所以世上道不尽说不完的热门话题总是婆媳问题啊!
话说我与婆婆之间,在没有孩子之前,相处得很不错的。平时我们夫妻俩单住,周末才回婆家,所以每逢回去受到的就是客人般的待遇。熟话说距离产生美,正是因为这种距离,让我们婆媳之间没有矛盾,反而生出几许美感。那会儿婆婆最喜欢的事儿就是饭后趁着公公去店里了,拉着我诉说她在婆家受的苦难以及公公的一心偏袒自己母亲。虽然我刚做媳妇,没啥经验之谈,但凡婆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劝慰再劝慰。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婆婆这般把我当女儿似的对待倾诉她的苦,我肯定应该把她当妈妈一样地实话实说劝导了。直到儿子出生前,我与婆婆之间的相处可谓用和谐融洽四字来形容。
万万没想到的是,儿子一出生,矛盾逐渐浮现。纠缠的问题很简单:关于带孩子方面,听谁的?谁的观念是对的?谁服从谁?其实这样的问题每家如此大同小异,本不算啥矛盾。休产假那三个月,因为这些问题有过抱怨,也不影响婆媳关系,加之公公是一个明事理的人,只会从中调和更不会恶化婆媳关系,所以也相安无事。真正产生间隙的是公公去世后,一系列的问题劈头盖脸而来,本来全家因为倒了顶梁柱而不知所措,加上带孩子的问题,火上浇油。一时间家庭大战频频爆发。
你问我带孩子的问题不是很好解决么?公公去世了,婆婆专心带孩子,有个精神上的寄托,带不来请个保姆,或者让外婆帮忙一起带……事实上没这么简单。
在哪里带孩子?老家还是市内?我当然希望孩子跟在我身边,有哪个母亲愿意抛下儿子个把星期见不到面呢?何况还是几个月大的小婴儿。家族里人人都劝过婆婆:“去吧,到市内去带孩子,一家人团聚,现在公公不在了,你一人带着个小孩在老家,谁放心呢……”得到的均是斩钉截铁地拒绝:“我为啥要去?这几年之内我肯定是不会去她那里带伢的。我为啥要听媳妇的话,由她摆……”因为婆婆的这种不能被媳妇所控制的心理,她坚决不来跟我们一起住。加上公公刚去世,她怕留下空屋子被人说闲话也不来。最后婆婆胜利了,孩子留在老家,白天婆婆的姊妹来帮忙搭下手,晚上我妈妈来作伴同时招呼外孙。这是我与婆婆的第一个矛盾。
有哪个外婆是不疼自己外外的呢?我妈妈,竭尽所能地帮着带外孙,公公去世那会正往冬天里走,儿子才五个月大,下大雪天寒地冻的,白天我妈妈有自己的事儿忙,晚上顶着雪从家赶到婆婆家跟她做伴儿,(走路要半个小时)帮忙带孩子。自从两老共同带孩子后,我们非但没有轻松,反而由此引发许多问题与抱怨,这是我与婆婆的第二个矛盾。
时过境迁,回想那段日子,简直生不如此,我妈妈本来是好心好意帮忙的事儿,最终没落到一点好,反而背着许多的不是。因为带孩子的事儿,婆媳之间、夫妻之间、亲家之间,矛盾重重,家里没一天是安宁的,随时都感觉面临瓦解。回想起来,一方面与婆婆的个性有很大关系,一方面与我的处理不当也有关系。
1.新旧育儿观念的冲突:婆婆没有文化,准确地说没进过学堂门,她的育儿观念全凭经验,凭她养大她儿子的经验。她常常认为自己把儿子带的很好,性格各方面都好,自己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子。殊不知经验是可以借鉴,但如今注重的是科学育儿,许多育儿知识讲究的是科学,有些老人的观念是错误的。不,婆婆偏不,她认定她的是对的就是对的。我解释她听不懂也听不进。如果婆婆识字能看懂报纸之类的,我还有方法给她灌输,我可以把我读到的科学喂养方法翻开给她看,专家的话她总该听得进去吧。可惜这招无法使用。由此常常出现我们新旧观念的不一致,她坚持她的,我坚持我的,自然各自心里都不舒服。
2.性格的冲突:说话性格,刚开始听闻婆婆是一个性格强势的人,我还不咋相信。初期相处时觉得婆婆也就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型的老人,很好相处。同一屋檐下生活才发现,先前的认为多么幼稚,那都是距离带给我们的错觉。性格强势的人非常固执己见,执拗听不进别人意见,控制欲特别强。婆婆的这些特点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带孩子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举个很明显的例子:儿子刚下地那会,护士给喂了奶,让家属竖抱着拍,婆婆非要横着抱,按照她自己的想法来,并且说这是对的应该是啥啥啥样。我和老公都说听医生的,医生让怎么拍就怎么拍,老人家不理会。一会儿几个护士进来了看见婆婆的方式不对,又说了几遍,婆婆还是不听,依旧按她自己的。最后老公忍不住说:“你能不能听一下护士的话,一个护士的你不听就算了,别人几个进来都这样说,你还是不听……”从这就看出婆婆有多固执了。
为啥我说两老带孩子反倒带出许多问题了?也是因为婆婆的性格造成。两老在一起带孩子,正常情况下婆婆应该对亲家礼让一点吧,言语上对亲家帮忙带孩子存着感激吧?NO!控制欲强的人是要求所有人对她百分百服从。婆婆曾经说:哪里哪里都是家家带伢的!她一边说这话,一边又不愿意把孩子给我妈妈带。再者,她说这话也是讲表面话给我听的,孩子还没出生她就期盼着孙子早点出生她有事儿可做。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婆婆老是怨我妈妈不如她会带,言语里表露着就她自己最能干的意思。言行上嫌这做得不好,那应该怎么做,指指点点,连半夜孩子哭闹抱起来哄也不应该(婆婆自己做的话就是对的,换做别人就是错的)。孩子一生病,就喜欢把责任往别人头上推,自己撇得干干净净。在我面前老说我娘家买的衣服怎么不好,我妈妈给外外织的毛衣咋样太大……总之呢,总有她挑不完的刺儿。我妈所付出的成了理所当然,最后还成了吃力不讨好!搁谁身上谁受得了?
那段时间,虽说我在上班,一周才能见一次儿子,但丝毫不轻松,每天心里无比的压抑,简直要崩溃,过得行尸走肉般,一边思念着儿子,一边想着这些烦心事儿,真是一段黑暗到见不到光的日子。
如今儿子大了,婆婆似乎有所改变,行为处事上变得不那么强势,渐渐不再摆出一副天下唯我独尊的架势。今年五月份起,她主动跟着我们一起住了,帮着我们一心一意带孩子,操持家务,每天下班饭菜已经做好等着我吃。想一想她的好,我也非常感激。
经历这么多,总结出一点:维持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真不容易。除了包容,还是包容!